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生物医学

最前沿 生物医学
研究发现BioNTech新冠疫苗抗体水平高于科兴

香港养和医院病理学部等部门的团队在《香港医学杂志》发表研究,他们在2月底至4月底招募了457名打疫苗的医护,当中220人打科兴,237人打BioNTech新冠疫苗。这些医护在打第一针及第二针后,研究团队分别用3种技术为他们验抗体,结果发现,医护打完第一剂BioNTech19日后,用不同方法均验出逾九成人抗体呈阳性

最前沿 生物医学
科学家发现乳房X线微钙化灶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近日,发表在肿瘤学领域权威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新研究中,提出了乳腺癌患病风险与乳房X线微钙化灶相关,微钙化灶群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绝经前妇女的估计风险更高。在绝经后女性中,微钙化灶群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与基线乳房X线检查结果病灶的密度类似。乳房X线微钙化被认为是乳腺癌的早期迹象。  

最前沿 生物医学
上海药物所开发出酸激活递药系统

免疫治疗可激活系统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已在临床肿瘤治疗方面表现出较大潜力。然而,只有部分癌症患者能从当前的免疫治疗策略中获益,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通常表现出较低的免疫原性,且免疫治疗过程中会引起免疫“负调控”,如免疫检查点(PD-1/PD-L1)上调和去分化程度增强等,使肿瘤免疫治疗面临挑战。  

最前沿 生物医学
研究发现干预治疗新冠病毒的可行目标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Pramod Bhatt领导的团队现在更详细地研究了这一机制,它对研究冠状病毒十分重要。使用低温电子显微镜,他们使病毒RNA和核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可见。研究结果显示:由于RNA的特殊折叠,基因链被卡在核糖体的某个点上,迫使蛋白质机器进入一种紧张的结构,这导致核糖体在某些情况下移位一个字母,即不读U_UUA_AAC,而读UUU_AAA_C。因此,两种不同的病毒蛋白被合成:一种是在没有移位的情况下,另一种是移位的结果。

最前沿 生物医学
纳米抗体对抗新冠肺炎的研究

尽管针对Sars-CoV-2冠状病毒的疫苗接种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缺乏治疗Covid-19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现在,对一种可吸入药剂的初步测试给人以希望。在对金仓鼠的测试中,纳米抗体即使在低剂量下也能减少动物呼吸道和肺部的病毒数量,并防止重症的发生。研究人员解释说,如果这种药效在人类身上也得到证实,那么这种 “纳米抗体 “可能会成为一种易于使用和成本低廉的covid-19新冠肺炎治疗手段,同时也可以帮助减缓疫情的传播速度。

最前沿 生物医学
“万能疫苗”来了吗?新混合mRNA疫苗有望预防多种冠状病毒

虽然没有人知道哪种病毒可能会引发下一次疫情,但在冠状病毒导致非典暴发和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后,人们意识到,冠状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仍是一种威胁。据2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为防止未来冠状病毒再次流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设计开发出一种“万能的”通用疫苗。测试发现,该疫苗不仅能保护小鼠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还能保护小鼠免受其他冠状病毒感染,同时还能触发免疫系统抵御一种危险的冠状病毒变种。

最前沿 生物医学
阿尔茨海默病疫苗显示出安全性和免疫应答

英国《自然·衰老》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医学最新研究: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tau蛋白疫苗(AADvac1)安全性良好,而且能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诱导免疫应答。不过现阶段研究人员还无法检测到AADvac1疫苗对患者认知功能衰退的具体影响。

最前沿 生物医学
北大团队揭示不同类型新冠疫苗对突变株体液免疫应答情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不断传播,其突变株如B.1.1.7(英国株)、B.1.351(南非株)、B.1.617(印度株)等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新冠突变株可以通过刺突蛋白(Spike)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和N末端结构域(NTD)上的突变引起免疫逃逸,这些突变对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的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识别有哪些影响,目前仍欠缺系统性研究。

最前沿 生物医学
Novo Nordisk革命性减肥药获批 效果堪比手术

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而针对减肥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被研究人员誉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的减肥药,该药物作为近年来首次批准的减肥疗法,最多能够使肥胖者体重减重超20%。

最前沿 生物医学
中国最新研究成果为疫苗开发和有效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近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12)杂志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澳个体免疫学联合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余迪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吕力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瘦素调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并增强疫苗接种抗体反应,提示代谢异常导致的瘦素水平低下,或瘦素信号削弱是疫苗接种后抗体反应不足的重要风险因素。该研究为疫苗开发和疫苗有效接种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最前沿 生物医学
中国团队揭示嗜酸性粒细胞的负面作用有炎症的小鼠更容易肿瘤转移

肿瘤转移是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医学界一直以来致力攻克的难题之一。近日,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及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华浩与应颂敏教授团队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转移中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这项研究将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