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Lancet 杂志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课题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成果
2021年3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Lancet 杂志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课题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已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不只是表现为血压的升高,还会伤害肾、心、脑,使得肾功能减退、诱发冠心病、脑血栓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
对肿瘤内异质性的研究,公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挑战,因为其拥有驱动人类癌症进展并导致耐药性出现的遗传变异。而据《细胞》杂志在线版近日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称,一组国际联合专家团队报告了对肿瘤进化动力学迄今规模最宏大的癌症全基因序列分析——在跨越38个癌症类型的2658个癌症样品的全基因组序列中,广泛地描述了肿瘤内异质性。
根据RTL电视台官网3月12日报道,目前经欧盟批准在德国使用的4种新冠疫苗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后数月,人们盼望已久的新冠疫苗终于在去年11月出现了,虽然这也是在多家制药企业的多重同步努力下取得的结果。
3月3日消息,德国波恩大学一个药剂师研究团队于近期发现了2种能够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繁殖的活性成分家族。候选药物显示能够关闭病毒的关键酶,即所谓主要蛋白酶。该研究基于实验室试验,药物研发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杂志。
由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导致艾滋病的逆转录病毒HIV的一个重要的易损性,并在临床前实验中显示,一种广泛使用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似乎能够利用这个易损性。
与年龄有关的黄斑变性(AMD)导致中央视力丧失,是50岁以上成年人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全世界估计有1.96亿人受到影响。尽管治疗可以减缓发作并保留一定的视力,但无法治愈。
根据Solidot刊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保留了几滴本来要丢弃的 Moderna COVID-19疫苗,对其进行了测序,将测序结果(PDF)发表在 GitHub 上。
新型冠状病毒是全球新冠肺炎大暴发的罪魁祸首。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RNA基因组是调控病毒感染的重要因子。新冠病毒的RNA基因组非常小,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也很有限,病毒的生命周期极大依赖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因子来完成。解析新冠病毒RNA基因组的在宿主细胞内的分子结构,确定与其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有助于开发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
近期,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联合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卫学院等团队,在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与传播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由俄罗斯与芬兰研究人员组成的科学团队在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NUST MISIS)专家的参与下研制出医用超灵敏分子温度计。科学家新研究将提高癌症治疗的有效性
复旦研究团队报道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区GABA神经元的REV-ERB基因控制胰岛素抑制肝脏糖异生的昼夜节律,对于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糖代谢的时空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将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策略。
大多数药物通过围绕人体细胞的膜起作用。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进行了一项研究,绘制了MGST2的结构和机制图,MGST2是一种膜酶,除其他外,它在慢性炎症和癌症中发挥了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可以为未来药物的开发做出重要贡献。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叶定伟教授团队对亚洲前列腺癌近30年来流行病学变迁系统归纳后发现,亚洲前列腺癌患者有别于欧美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特点,并从基因组层面分析了亚洲前列腺癌的差异化特征,为推动制定针对亚洲人群特异性的前列腺癌个体化诊疗方案指明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