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柔性可穿戴设备检测手势可与电子设备交互
总有一天,电子游戏将不需要控制器就能玩,驾驶汽车不需要手握方向盘,在电脑上打字也不需要键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为这样的进步而努力,他们开发的一种新设备。该设备可以检测手势,这要归功于来自前臂的电信号。
该设备将人工智能(AI)和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协助控制假肢或与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交互。
该研究于周一发表在《自然电子学》上。
这款设备不会是第一个人机交互的设备,然而,它将是第一批以这种方式构建的设备之一。
“读取手势是改善人机交互的一种方式。而且,虽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使用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但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维护了个人隐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生Ali Moin解释道。
那么这个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呢?
该团队创建了一个灵活的臂带,可以读取前臂上64个点的电信号。然后,这些电信号被发送到一个电子芯片,该芯片被编程为人工智能算法,该算法被训练将这些信号模式与手势联系起来。

该团队使用的AI系统被称为超维计算算法,它可以随着新的信息而自我更新。
到目前为止,该设备可以读取21种不同的手势,包括大拇指、拳头、平手和单个手指。
当你想让手部肌肉收缩时,你的大脑会通过颈部和肩部的神经元向手臂和手部的肌肉纤维发送电信号。从本质上来说,袖带中的电极所感应的就是这个电场。
研究人员还指出,他们的设备比许多其他系统的工作速度更快,而且能更私密地保存个人数据。所有的计算都是在设备中的芯片上本地完成的,所以个人数据都不需要传输到附近的电脑或设备上。
它还没有做好商业化的准备,但团队只需要再做一些调整,应该就可以了。
“这些技术已经存在,但这种设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生物传感、信号处理和解释以及人工智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而且这个系统相对较小,比较灵活,功率预算也很低。获取更多前沿科技信息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韩国研究员开发柔性可穿戴热电元件
- 普渡大学研究新型可穿戴设备触控技术:更人性化的数据交互方式
- Airtomo可穿戴设备可净化地铁内空气
- 新型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皮肤融为一体破损区域一捏可自行修复
- 研究人员开发可穿戴传感器可帮助ALS患者通过面部交流
- 研究团队开发一种新颖技术直接在皮肤上打印可穿戴传感器
- 科学团队开发新型可穿戴设备 可提前1小时预测癫痫发作
- 基于织物的压电式能量收集器离可穿戴电子产品商业化又近一步
- 科学家利用有机硅材料打造出能呼吸的可穿戴生物传感器
- 哈佛大学教授领导开发柔软轻巧可穿戴机器人
- 美科学家实现画在皮肤上的电子产品为可穿戴式设备提供突破性进展
- 可穿戴技术手套可将手语实时转换为语音
- 透气电子材料为更实用的可穿戴技术铺平了道路
- 日本研究人员在透明电子制造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 迄今最轻薄有机发光二极管面世有望促进数字显示器和脑科学研究
-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灵活高度可靠的柔性传感器
- 研究人员开发新型微型单层有机半导体为开发柔性新电子产品奠定基础
- 科学家开发出可感知疼痛的人造皮肤
- 德国研究所开发3D打印柔性电路
- “光学皮肤”——超灵敏微纳光纤触觉传感器
- 柔性可回收光电技术新进展
-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环保且可拉伸新型超级电容器
-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增强柔性电子器件耐用性的新方法,可承受高达30万次弯曲测试
- 加州理工学院创造一种新型电子皮肤通过汗水提供动力
- MIT开发一种新型轻量级传感器可编织在衣服里远程监测患者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