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法新社(AFP)的报道,日本的航天公司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成功测试了一种火箭发动机原型,该发动机使用牛粪作为燃料。

火箭推进技术在全球政府和私人支出以及航天活动的最近增长导致了许多新颖的应用。《火箭发动机基础》仍然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指南,全面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应用。由行业资深人士乔治·P·萨顿和奥斯卡·比布拉兹教授领衔,本书提供了跨学科的涵盖范围,包括热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性能、推进剂化学等内容。

位于英国布莱切利的英国航空航天公司Pulsar Fusion已经开始建造据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实用核聚变火箭发动机。8米长的聚变室正在布莱切利组装,2027年发射时将暂时成为太阳系中最热的地方,产生超过500000英里/小时的排气速度。

航空航天初创公司Polaris Raumflugzeuge已被德国政府的Bundesamt für Ausrüstung, Informationstechnik und Nutzung der Bundeswehr (BAAINBw)(联邦国防装备、信息技术和在役支持办公室)授予合同,开发和试飞一种革命性的Linear AeroSpike (LAS)发动机,用一个弯曲的空气墙状结构取代传统火箭喷管。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签署合作协议,将合作开展“敏捷地月空间行动示范验证火箭”(DRACO)项目。2023年1月24日,NASA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核热火箭发动机有朝一日可能会用于火星载人任务。

NASA推进开发工程师开发并测试了NASA的第一台全尺寸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或 RDRE,这是一种先进的火箭发动机设计,可以显着改变未来推进系统的构建方式。

UCF研究人员获得NASA资助以开发革命性的火箭发动机技术,该项目专注于旋转爆轰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利用高能爆炸以更少的燃料产生更多的能量,提高发动机效率并降低太空旅行成本和排放。

推荐一个不错的网站,这个网站创建了中俄美日欧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的火箭发动机图表,提供的信息也比较详细. 如果你想一目了然的了解各个地区的火箭发动机情况不妨看看这个网站

据当地媒体近日报道,以色列新火箭初创公司推出采用了凝胶燃料的“新一代”火箭发动机,其低成本且环保。公司首席执行官伊兰·哈雷尔说,其发动机适用于各种飞行器,满足太空探索和国防用途。

西雅图超安全核技术公司(USNC-Tech)已开发出一种新型核热推进(NTP)发动机的概念,并将其交付给NASA。该概念核发动机被认为比以前的NTP设计更安全,更可靠,并且效率远高于化学火箭,它可以帮助实现利用核动力彻底改变深空旅行的目标,从而将地球-火星的旅行时间缩短至仅三个月。

太空竞赛正在进行中,在星期四,欧洲太空工业刚刚迈出了一大步。 ESA P120c火箭发动机最终测试已装在Ariane 6火箭上,证明该电机已准备就绪。 这款发动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可以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载火箭,而无需进行更换。这标志着欧洲太空探索壮举的关键时刻。

DARPA已经向Gryphon Technologies工程公司授予了一份价值1400万美元的合同,为该机构的 “敏捷顺月作战示范火箭”(DRACO)计划开发和演示核火箭发动机。高当量低浓缩铀(HALEU)核热推进(NTP)系统将允许美国军方在地球和月亮之间的执行任务。

一家德国火箭创业公司试图颠覆欧洲发射业。公司试图挑战欧洲发射业的现有秩序,他们由航天工程师Bulent Altan领导,他于2004年从斯坦福大学加入SpaceX。Atlan在航空电子系统的开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系统引导了Falcon 1和后来的Falcon 9火箭飞行。

改进涡轮发动机项目(ITEP,The Improved Turbine Engine Program)利用完全虚拟的协助环境成功完成了其最新的主要里程碑:关键设计审查(CDR,critical design review)

在飞行器动力追求突破的进程中,英国天才工程师艾伦·邦德(Alan Bond)和他提出的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佩刀”(synergetic air breathing rocket engine,SABRE)发动机具有创新性,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佩刀”(SABRE)发动机结合了涡轮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的特点,是一款创新性的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

HyImpulse由德国宇航中心(DLR)的火箭工程师组成的初创公司,目标在2022年下半年,将进行以混合引擎设计的小型运载火箭首航。

随着商业航天发射的日渐成熟,国有航天机构显然同样需要削减成本以保持竞争力。近日有外媒报道称,欧洲宇航局(ESA)正在研制下一代可复用火箭推进系统原型。其名叫“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演示用的火箭发动机由 ArianeGroup 为 ESA 研发,其仍然使用液体燃料,但成本可较当前设计做到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