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导管设备,它结合了两种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荧光寿命成像(FLIM)和偏振敏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PSOCT)。这个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精确地观察和了解心脏供血动脉内形成的危险斑块,从而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改进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治疗方法。

近日。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创新性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孕前糖尿病影响胚胎心脏发育的具体机制,还为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孕前糖尿病条件下胚胎心脏发育的复杂性,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提供科学依据。

MMRI(一家国际公认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新方法来减少心脏病发作后的损伤。该研究发现,当针对脾脏进行靶向治疗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可以改善心脏病发作后的愈合反应。该研究发表在该研究领域的领先期刊之一《先进材料》上。

实验药物 Lepodisiran 的首次人体试验发现,单次注射即可显着且持久地降低血液中脂蛋白 (a) 的水平,脂蛋白 (a) 是目前无法治疗的心脏病危险因素。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年度科学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平均九年的随访中,失眠症患者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没有睡眠障碍的人高 69%,此外,当将睡眠持续时间作为衡量失眠的客观指标时,研究人员发现,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 5 小时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最大。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失眠症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是两倍。

根据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的Kelsie Full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睡眠不规律 – 长期中断的睡眠和夜复一夜的高度可变的睡眠持续时间 – 可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据科技日报报道, 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芯片上心脏病”模型,该设备有朝一日可作为开发新的心脏病药物甚至个性化药物的试验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虽然心脏病是美国的主要死因,但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得到治疗。密苏里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提供的 260 万美元赠款来帮助创造一种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特性的透气材料,以支持该团队正在进行的多功能、可穿戴心脏监护仪。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使用单次胸部X光片就能预测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在10年内死亡的风险。在29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公布了相关研究成果。

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技术,不仅能在小鼠身上恢复心肌梗塞(或心脏病发作)后的心肌细胞,还能帮助细胞再生。据休斯敦大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聘教授 Robert Schwartz介绍,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发表在《心血管衰老杂志》上,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人类心脏疾病的强大临床策略。

美国波士顿大学领导的研发团队利用纳米工程部件和人类心脏组织的组合构建出新型微型心脏,名为“微型泵”。该设备仅3平方厘米,其定制部件安装在一块3D打印的薄塑料上,可像人的心室一样工作。研究人员从成人身上提取了一个皮肤细胞、血细胞或其他任何细胞,并将其重编程为胚胎样干细胞,再转化为心脏细胞。

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早期迹象,可以凭此诊断出一种致命的心脏病。这里指的是缺血性心肌病(ICMP)。

迄今为止,起搏器和其他可植入心脏设备的主要问题是,它们通常要么太僵硬而无法容纳跳动的心脏,要么它们太软,这意味着它们只能收集有限的数据。现在,由休斯敦大学的机械工程师领导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由橡胶生物电子学制成的新型心脏贴片,这种生物电子可植入设备监控器可以直接放在心脏上以收集广泛的信息。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至少250万人,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多万。尽管及时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可以挽救部分心梗患者生命,但是对于严重的陈旧性心肌损伤,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专家正在开发通过自拍照诊断心脏病的新技术。现阶段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技术在某些参数上优于传统的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