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能源部 (DOE) 宣布提供高达3000万美元的资金 ,用于开发下一代高能量存储解决方案,以帮助加速航空、铁路和海运行业的电气化。

Electrify America 最近公布了其用于电动汽车 (EV) 充电站的兆瓦级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的首次应用,该系统基于该公司在全美150多个充电站的现有BESS装置,包括加利福尼亚州的100多个装置。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布《储能未来研究:未来几十年的关键发现》报告。报告指出,储能技术将会为建立低碳、灵活和弹性的未来电网发挥关键作用,到2050年,美国储能装机容量至少将增加5倍,根据不同情景预测将有130至680吉瓦的储能装机容量实现并网,以支撑80%或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意大利的撒丁岛被誉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据Electrek报道,Energy Dome 现在也将被称为世界上首个生产二氧化碳电池的所在地。

为减缓全球变暖目标所需的大规模去碳化,将需要对全球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重工业是这个难题中一个很大且经常被忽视的部分。据了解,至2050年美国工业必须每年减除80亿吨碳(GtC),此将为重要而艰巨的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急于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新的、更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储存方法是缓解化石燃料转型的关键。Innovation Origins的一份报告显示,一家位于匈牙利的初创公司 HeatVentors 正在开发一种使用相变材料的节省空间的存储技术。它相信该储能技术提供了更清洁的解决方案,同时节省了高达 90%存储空间。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汽车电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慧云团队开发新型离子交换膜,显著提升了液流电池的循环性能与能量效率。
美国能源部(DOE)已经开始了电网储能发射台(GSL)的建设工作,这个耗资7500万美元的设施位于华盛顿州Richland的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它将促进清洁能源适应并加速开发和部署长期,低成本的电网储能。

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储能大挑战路线图》,这是DOE的第一个综合性能源存储策略。储能大挑战(ESGC)由美国能源部长Dan Brouillette于2020年1月宣布,旨在建立并维持美国在储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英国一个新的储能项目已经开始建设,正在成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之一。250-MWh CRYOBattery通过低温冷却技术将环境空气转化为液体,与传统电池相比,可以将能量储存更长时间。

在过去的几年中,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特殊设计分子和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能源捕获和存储太阳能的能量系统。现在,由查默斯(Chalmers)领导的一个欧盟项目将为更大规模的应用开发新技术的储能技术原型,例如住宅供暖系统。欧盟已向该项目拨款430万欧元。

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将芳香族香兰素转化为液态电池的氧化还原活性电解质材料。该技术是朝着生态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存储迈出的重要一步。

储氢技术是制约大规模制氢的瓶颈。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手段,一是采用700巴左右的高压技术气态储氢,二是采取零下253摄氏度的低温技术液态储氢。这两条技术路线均具耗资耗能巨大的特点。德国亥姆霍茨盖斯特哈赫特研究中心(HZG)氢技术部负责人克拉森教授(Prof. Dr. Thomas Klassen)介绍,他的团队正在研究金属氢化物在储氢中的功能,重点领域覆盖基础材料的研发和储氢器的研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超级电容器有可能为电动汽车铺平道路,在几分钟内就能充电,克服了广泛采用的障碍之一,并且对司机和环境有益。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展示了一种具有出色储能潜力的植物型超级电容器,为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该研究发表在《储能》杂志上。

据Graphene-info网站2020年4月刊文,总部位于英国的市场研究公司IDTechEx分析了储能和石墨烯市场应用的各个领域,评估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瓶颈以及市场潜力。新近更新的报告《2020-2030年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对锂离子电池市场和新材料机遇的全面调研和分析,研究报告《石墨烯、二维材料和碳纳米管2019-2029》详细分析了这几类材料及其商业化进程和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