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塑料污染现状:中国吸入最多,印尼食入最多
根据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研究,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109个国家的微塑料摄取量,发现从1990年到2018年,每日微塑料消费量增加了59倍。具体来说,印尼人每月食用约15克微塑料,而中国人每月吸入超过280万个微塑料颗粒物。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颗粒,它们广泛存在于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中,甚至出现在空气中。由于微塑料体积小、重量轻,它们很容易被风吹拂和水流携带,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这些微塑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中国和蒙古的居民每月吸入的微塑料颗粒物超过280万,这一数字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空气中微塑料浓度较高,加之人口众多,使得总体吸入量较大。相比之下,美国人每月吸入约30万个微粒,而地中海及附近地区的居民呼吸较少。饮食方面,美国人每月从饮食中摄入的微塑料约为2.4克,巴拉圭最低为0.85克。这些数据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微塑料污染方面的差异,也提示了微塑料污染的全球性问题。
微塑料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粒、合成纤维、塑料包装和塑料制品的分解等。这些微塑料随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进入水体,或通过风力、海浪等自然力量在环境中扩散。海鲜等水生生物通过滤食作用将微塑料摄入体内,进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
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它们可能释放有害化学物质,干扰内分泌系统,甚至可能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长期暴露于微塑料污染中可能导致生物积累,增加健康风险。因此,了解微塑料的分布和摄入量对于评估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减少微塑料污染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和多方面的努力。这包括加强塑料制品的回收和处理,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开发生物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以及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问题的认识。此外,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限制微塑料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
微塑料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中国和印尼在微塑料摄入方面位居榜首,这提示了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和排放,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获取更多有价值信息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