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打造出一款可变形新型软体机器人
大多数机器人都是为某一特定工作而设计的,且适应性不强。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工程师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软体机器人,它可以变形为一系列的形状,如无人机或游泳机器人等,而这要归功于一种新材料,它可以在液体和固体形式之间轻松转换。该团队的工作已发表在 Science Robotics上。

为了打造一个拥有如此多功能的机器人,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一种材料,它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其形状,根据需要保持该形状很长时间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配置,另外还可以多次这样做。这种材料是由一个弹性内骨架组成,其被切割成三角形的剪纸图案。在这种材料内部则是一个含有低熔点金属合金的管网以及一组卷须状的加热器。该结构可跟致动器、电机和其他部件相结合,然后用于运动和改变形状。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受剪纸启发的复合材料设计可以创造出复杂的形状,从圆柱体到球体再到形状不规则的凹凸状,形状改变也可以快速实现。
这项技术的应用才刚刚开始展开。通过将这种材料与机载电源、控制和电机相结合,该团队创造了一种功能性无人机,可以自动从地面变形为飞行器。
展望未来,研究人员设想变形复合材料在新兴的软机器人领域发挥作用,创造出能够执行多种功能、受损后自我修复以增加弹性的机器,并在人机界面和可穿戴设备方面激发不同的想法. 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进展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日本研究人员设计一种电化学驱动泵自感应软体机器人,无需复杂布线
- 中国研究团队在气动软体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 沈阳自动化所磁热联合驱动微型软体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 研究人员开发气泡铸造工艺创建软体机器人
- 研究团队研发4D打印软体机器人 可在极端高温下工作
-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用于下一代软体机器人的柔性组件
- 可穿戴伪装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变色龙”软体机器人问世
- 丰田研究院共享设计源文件,以推进软体机器人领域
- “蜻蜓”软体机器人在检测到环境灾难时会改变颜色
- 成功“打卡”马里亚纳海沟,浙大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研究登《自然》封面
- 四腿软体机器人仅在加压空气下即可运行
- 日本开发可用于“软体机器人”的人工皮肤
- 科学家创造一种合成蜘蛛网可能会彻底改变软体机器人领域
- 以折纸为灵感的机器人指尖可变形,可抓取、移动任何形状物体
- 全新磁驱动高速软体机器人问世
- 休斯顿大学用橡胶半导体开发智能电子皮肤和医疗机械手
- 德美研发快速自修复生物材料 有望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 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带有软抓手的机器人可以操纵电缆
- 工程师受水母启发开发新型软体机器人,比同类机器人性能更优越
- 莱斯大学研究人员推进复杂的变形软体机器人的制造工作
- 受猎豹的启发,研究人员打造最快软体机器人
-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开发一种新方法可快速制造软体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