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新治疗方法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因此,了解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至关重要。奥地利科学院分子医学CeMM研究中心、维也纳医科大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研究,现在解释了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在预防血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血液》杂志上。研究表明,这些抗体能识别微囊泡,微囊泡是细胞脱落的膜状出血物,因其在血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而被认可,因此可防止其促血栓形成作用。这些结果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IgM抗体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新颖方法。
抗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起到抵御微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清除人体自身的 “细胞垃圾”。自然产生的抗体从出生时就存在,主要是免疫球蛋白-M(IgM)类型,在这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血栓形成方面,早先的研究表明,IgM抗体数量低的人患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
由维也纳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教授曾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证明,高比例的天然IgM抗体可结合氧化特异性表位,这些表位是存在于垂死细胞上的分子结构,可作为免疫系统的“清除信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确定了解释天然IgM抗体抗血栓作用的机制。
IgM抗体结合促凝微泡
微泡,即从细胞膜上脱落的血泡,是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媒介。研究团队现在已经证明,与氧化特异性表位结合的天然IgM抗体可以防止微泡引起的凝血和血栓形成。这为之前发表的观察结果提供了一个机制上的解释,即这些抗体的低水平与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
未来治疗的可能起点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一个解释,为什么天然IgM抗体数量少的人,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该结果为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影响高危患者的IgM抗体水平可能是对之前建立的血液稀释治疗的可行补充。此外,该研究还对调控血栓形成的因子的基本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