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革命性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技术仅依靠摄像头即可实现高效的导航和定位,无需借助于传统的LIDAR(光检测与测距)和RADAR(无线电波探测与测距)技术。这种基于摄像头的系统不仅为自动驾驶领域提供了一种更隐蔽的解决方案,而且其应用前景广阔,包括军事、太空探索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3D成像技术领域,新的研究和发明正不断推动着这个领域的极限,开启了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和探索的背景下,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项能够重建3D隐藏场景的新技术,让你看到隐藏在物体后面的东西。这不仅标志着在3D成像技术方面的一大突破,同时也为科技界带来了一股新浪潮。

自动驾驶安全第一。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骏院士团队提出包含AI算法健康状态在线检测、ODD边界在线检测以及道路交通法规符合性在线监测技术构成的自动驾驶车载预期功能安全防护系统。近日,团队王红副研究员合作具体提出了道路交通法规数字化及符合人类驾驶员行为分布的合规性阈值选取新方法,在道路交通法规符合性在线监测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可信智能系统团队在开源自动驾驶(Self-driving System)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进展,构建了开放易用且自主可控的自动驾驶算法开发、测试、仿真与验证平台ISS(https://tis.ios.ac.cn/iss/)。

丰田汽车协同安全研究中心(CSRC)今天宣布,计划启动三个新项目,作为其下一阶段研究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移动技术的安全性。研究项目包括对车道居中的驾驶员支持特征的调查;创建一个车内干预原型,以促进安全驾驶;以及使用数据来帮助改进技术,帮助驾驶员做出决策,鼓励更安全的驾驶行为。

报告阐述了2022年以来主要国家和地区在自动驾驶产业推进中的最新政策法规动态,介绍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探讨了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时代将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自动驾驶安全融入社会所需要的各方努力。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汽车业的传统强州,还拥有众多为汽车业提供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其中就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当前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分为6个等级:从0级全手动控制到5级全自动驾驶(甚至不需要方向盘和脚踏板),在两者之间例如:自动完成2级自动驾驶的保持车道、自动停车入位汽车等部分功能,但是驾驶者必须时时保持关注,监控汽车的自动过程以防意外,这也是当前大多数自动辅助驾驶汽车所处的阶段。

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日益普及,确保行驶舒适安全的激光雷达作为其核心器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的激光雷达是未来厂商竞相追逐的方向。

3月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提出,到2025年,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项以上智能汽车基础地图重点标准,初步构建能够支撑汽车驾驶自动化应用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

近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杨殿阁教授团队提出了自动驾驶“可信持续进化”技术,该技术有望解决公众对于无人驾驶大规模商用安全性的担忧,实现在任何场景下,无人驾驶汽车即使没有预先设定的应对方案,也能自主学习应对该场景并保证行驶安全。

2022年10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 34501: 2022 Road vehicles — Test scenarios for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s — Vocabulary《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词汇》正式发布。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服务的推出和规模扩大,这种转变的速度和性质将对整个移动价值链产生重大影响。已经经历过诸如电气化等颠覆性的出行参与者在评估自主出行时,除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之外,还必须考虑本地化的出行环境。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加速驱动汽车产业的百年之大变革,推动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自动驾驶已成为展现国家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配套水平的新名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格局,道路测试实现新的突破,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商业运营探索不断深入。中、美、德、日、韩等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打造适应自动驾驶发展的政策法规监管环境,加大对自动驾驶产业的培育力度,以抢占科技创新和汽车产业变革的发展先机。

自动驾驶汽车(AV)何时上路?哪些促成因素将有助于它们的广泛采用?哪些技术在通往自主的道路上至关重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以及更多问题,我们调查了75位来自汽车、交通和软件公司的全球自动驾驶领域高管。有些是初创公司,有些是老牌企业,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和一级供应商。他们谈到了监管、大规模商业化以及获得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愿景所需的巨额资金的现实挑战,尤其是那些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基于汽车之前的经验为汽车创造“记忆”,让其在未来行驶导航中利用该记忆,提高汽车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行驶的安全性。

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新车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新车的主要卖点。中国的乘用车销量预计在“后疫情时期”的反弹增长结束后,迎来平稳阶段,增长率逐步下降,整体市场进入稳定成熟期。随着市场增长空间逐渐饱和,用户需求趋于平稳,新车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新兴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成为热门的竞争战场。

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3月10日发布首创的最终规范,更新自动驾驶车辆中的乘客安全要求。其中,裁定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s,AV)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要有自己一套的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该裁定开始明确说明在没有驾驶员座椅和方向盘等设计的车辆中,应如何定义确保乘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