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纳米颗粒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催化、电子、医药和材料科学等。然而,传统的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使用还原剂、操作复杂、纯度低等。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有效、更环保的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金属纳米颗粒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催化、电子、医药和材料科学等。然而,传统的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使用还原剂、操作复杂、纯度低等。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有效、更环保的金属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自由电子激光(EFL)装置产生的极强光脉冲是一种通用辅助研究工具。特别是在X射线范围下,它可以用于分析各种材料的原子结构细节,并以极高的精度跟踪其超快变化过程。
由法国 Synchrotron SOLEIL 和德国 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 (HZDR) 领导的国际团队现已在开发负担得起的替代解决方案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他们能够基于一项尚不成熟的技术——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在紫外条件下演示原自由电子激光。
根据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 上的最新论文,澳大利亚的一组量子理论家已经证明了如何打破60年以来的激光极限,这是限制激光相干性的根本限制。这一研究为超级激光的实现奠定基础。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研究团队计划结合激光低温复合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以及制造模拟分析,开发适用于高级柔性产品关键制造的智动化制造技术及设备。
2020年是激光发明60周年,激光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为促进激光技术及应用的发展,中国工程院于2018年启动了“我国激光技术与应用2035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咨询项目,本文是项目研究综合报告。文章简要分析了激光技术及在科研与产业中的工具性、引领性和颠覆性作用,分析了我国激光技术在前沿激光、制造加工、信息通信、医疗诊治等领域的科研和应用的发展现状,梳理了多个制约加速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激光技术及应用2035年发展目标设想及政策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