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南加州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受到折纸的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检测器官的微小变形以预测疾病,以及用于可穿戴设备和柔性机器人。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进展》期刊上。

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出名为 SAWSense 的新型传感系统,可将沙发、桌子、袖子等日常用品变成计算机的高保真输入设备。该系统利用新型骨传导麦克风技术,即语音拾取单元 (VPU),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因点击、滑动和其他手势产生的声波,并经过机器学习对这些波进行分类,将所有手势转化为一组输入。

使用智能手机和手表追踪身体健康状况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日,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从“可食用”材料中开发出突破性的健身和医疗保健监测技术。

数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使用光来研究活细胞。但由于生物材料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只允许科学家观察细胞内部和薄片组织,在深层组织和其他不透明环境中对光进行成像非常困难。近期,麻省理工学院和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传感器克服了这一障碍,其通过将光信号转换为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检测到的磁信号,实现脑组织深处光分布的表征。

新兴的可打印、低成本和环保的替代半导体可以引领通往更便宜、更可持续的物联网之路。西蒙弗雷泽大学领导着一个由可印刷电子产品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组成的跨国团队,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可打印电子产品的关键优先事项和有前途的途径,以实现自供电、环保的智能传感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上。

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的技术优势在于快速响应与高灵敏度。声表面波技术本身对表面负载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特点。将之与特异选择性的氢敏材料相结合,利用传感过程中的气体吸附效应对声表面波传播的作用,即可实现对氢气的快速高灵敏检测。

据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官网11月24日消息,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正在开发适应深海极端环境的新型传感器。该传感器要求能够承受水下11000米深的压力,可帮助研究人员采集深海海沟中有机碳降解过程的相关数据。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一种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确实能够检测到这些变形,从而为软体机器人系统以及使用增强现实工具的任何人提供与任何哺乳动物一样的感觉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威斯生物启发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超灵敏,弹性极强的智能织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嵌入纺织品和软体机器人系统中。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上。

由德国亨索尔特(Hensoldt)公司、迪尔防务公司(Diehl Defence)、ESG公司、罗德与施瓦茨公司(R&S)公司组成的德国FCMS集团,正与西班牙英德拉(Indra)公司和法国泰雷兹(Thales)集团联合开发支援“未来空战系统”(FCAS)作战的4πMeta传感器-效应器网络(MSES)。

全球有许多地方对研究人员来说都是难以抵达的区域,其危险性是阻止人类探索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于9月24日在MobiCom 2020上宣布并展示一项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仅重98毫克的传感器。作为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该传感器系统可配装在微型无人机或飞蛾等昆虫上面。

高性能固态LiDAR传感器和感知软件的提供商Innoviz Technologies正在推出下一代激光雷达传感器:InnovizTwo。新型高性能汽车级LiDAR传感器以较低的成本为所有级别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功能全面的解决方案。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资助的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微波辐射传感器,其灵敏度比目前的商用传感器高100000倍。研究人员说,更好地检测微波辐射将改善热成像,电子战,无线电通信和雷达。

COVID-19病毒难以控制的一个特点是,它可以被无症状感染者轻易传播给他人。因此,遏制新冠病毒大流行全球努力的关键是开发能够快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的COVID-19快速检测方法。

微电子所等在SERS液滴生化传感器研究中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大鹏课题组提出一种开放式SERS液滴传感器,解决了传统基底型SERS器件所需的复杂制备工艺问题,利用烛灰纳米链结构的多孔易断性,以滚动方式在基底形成具有丰富三维“热点”的SERS活性液滴,从而增强液滴的拉曼检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