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实现可逆光开关的拉曼散射成像
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季敏标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长锋课题组合作,通过在二芳基乙烯母体分子中引入炔基,设计出一类具有光敏特性的拉曼探针,实现了可控开关的受激拉曼散射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光致变色振动探针的光开关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Switchabl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with photochromic vibrational probe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术利用受激辐射原理将微弱的拉曼信号放大数个量级,可实现快速的振动光谱成像。最初,SRS以快速、免标记和本征三维化学组分分析的优点在显微成像领域备受青睐。然而,内源分子的拉曼光谱交叠严重且活性较弱,使得传统SRS显微镜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有所限制,阻碍了其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为此,目前已经有专门的基于炔基、氰基的拉曼探针被开发并用于SRS,打破了荧光显微成像中难以逾越的“多色复用壁垒”,展现了这些生物正交拉曼探针对比荧光标记分子所具备的窄峰宽、无漂白、信源结构小而对目标分子干扰小等优势。然而,局域化学键的振动一般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虽然这常常是优点但却阻碍了拉曼探针获得荧光分子的诸多特性,如随机发光、光饱和性及光开关性等,正是这些性质是荧光显微跨向超分辨时代的关键环节。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团队提出设想:利用可逆光异构化的分子偶联上拉曼探针,实现对异构化敏感的拉曼光谱响应。他们首先想到将常用的拉曼探针——炔基引入光异构母体分子中。二芳基乙烯(DTE)是一类优良的可逆光异构化分子,在紫外光/可见光的照射下,能够产生闭环/开环响应。当炔基连接在二芳基乙烯的两侧,三键的振动性质将由于闭环/开环的共轭结构改变发生变化。SRS实验中发现,分子从开环态向闭环态转变时,炔基伸缩振动模的拉曼峰位会发生红移,该现象通过DFT计算得到验证。因此,将SRS成像的共振拉曼峰固定在红移之后的峰位位置,通过紫外/可见光的交替照射可以将SRS图像在亮/暗之间转变,从而实现可逆光开关的SRS成像。
为了展示这项新型技术的应用前景,团队将分子匀涂成PMMA薄膜,并通过可编程振镜控制紫外/可见光在薄膜上随意写出/擦除文字等信息。他们还对分子做了进一步修饰,使之能够特异性靶向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在细胞甚至亚细胞层面实现了可逆的SRS光开关成像。

这项研究为开发具有光开关性质的振动光谱探针提供了新思路,为光开关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的提供可行性基础,拓展了SRS的应用范围,也为进一步实现具备超多色复用的远场超分辨拉曼显微打下铺垫。
季敏标课题组主要从事非线性光谱学和显微成像技术研发,并将它们用于生物医学光子学应用研究和新型材料的光电性质基础研究。在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主要发展用于肿瘤组织的快速无标记病理检测方法和脂质代谢等生物医学问题;在材料学领域主要研究新型二维材料的超快载流子和声子动力学问题等。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复旦大学和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发带有”化学透镜”的显微镜
- 我国学者研制出可观测原子图像的“防震”显微镜
- 科学家开发出Piccope新型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晶体原子中的电子
- 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提高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的新方法
- 香港大学开发光纤激光显微镜为分析细胞分子和临床应用带来突破性进展
- 韩国COXEM公司推出新型台式显微镜EM-30N
- 伊利诺伊大学新研究推动了光学显微镜的发展
- 普渡大学开发的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取得巨大突破
- 冷冻电镜新研究:利用廉价技术制作高分辨率图像
- 全球首个商业化3D病理组织影像系统
- 科学家在太赫兹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开发低成本单像素太赫兹相机成像速度提升了100倍以上
- 科学家开发一种新型矩阵超声成像方法极大提高了分辨率
- 科学家借助冷冻电镜获得了迄今最清晰的蛋白质图像
- 哈工大在新型生物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 世界上最小的成像设备可对血管内部进行3D扫描
- 全球首个商业化3D病理组织影像系统
- 光声成像探索深层组织:韩国科研团队用镍基纳米粒子开发一种低成本光声成像方法
- 研究人员利用Mesolens新成像技术发现细菌生物膜中新弱点
- 新的PET/MRI方法精准定位慢性疼痛位置,改变治疗方式
- 基于人工智能AI的增强医学超声应用
- 研究人员利用自动3D神经映射解开复杂的大脑网络
- 新型光场显微镜高速记录大脑神经元活动和血流的快速动态变化
-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亚分子分辨的单分子光致荧光成像
- 大连化物所利用自由能差指导开发超分辨成像自闪荧光染料
- TinyArray成像仪:UCI科学家开发了低成本、精准COVID-19抗体检测平台
- 韩研究团队成功开发能够感知短波红外线的硅光传感器
-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项产生红外光电探测器矩阵的新技术
- 中国科大实现肿瘤光热治疗和疗效实时成像评估
- 打破常规!利用CCD相机实现中红外成像
- 研究人员用高灵敏光声纳米探针实现分子水平非侵入性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新的X射线显微镜技术可对密集神经回路全面成像为深入了解大脑结构开辟新途径
- 只要130元!人人用得起的实验室级机器人显微镜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高场磁体中可旋转磁力显微镜
- 物理学家开发新型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 科学家开发开源光学工具箱几百欧元制造的显微镜可与商业显微镜媲美
- 深圳先进院等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研发中取得进展
- 北大研究人员开发基于点击化学的膨胀显微成像技术
- 深圳先进院等在低剂量光声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高分辨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科学家开发出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 松下开发一种新型红外医学成像投影系统可将实时图像投射到患者身上
- 开创性新技术可能会彻底改变超分辨率成像系统
-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以无损方式和纳米精度研究材料更清晰地看半导体内部
- 活细胞RNA中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 深研院在卤化钙钛矿材料制备及其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成像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基于光遗传工程化细胞的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器件
- 苏州医工所等在多频超声内窥镜研究中取得进展
-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成像技术,可以穿透完整头骨
- 科学家研发手持式伽马射线成像设备可加快癌症诊断
- 纳米表面声子首次实现三维成像
- 研究人员在超分辨显微镜研制领域取得进展
- 德国诺奖科学家突破STED显微镜极限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开发出新型生物力显微镜
- 新型发光探针更早地诊断出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