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锂资源提取的绿色、可持续新技术路径 回收率超过99%
你驾驶着心爱的电动汽车,享受着清洁能源带来的宁静与便捷。或者,家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收集阳光,晚上通过储能电池为家里供电。这些场景的核心,都离不开锂。因为在电池领域的卓越表现,锂被誉为“白色石油”,是驱动我们走向绿色能源未来的关键元素。
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能的爆炸式增长,全球对锂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然而,我们获取锂的方式,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目前,锂主要来自两大来源:盐湖卤水和锂辉石等硬岩矿物。其中,锂辉石(特别是α-锂辉石)是主要的矿石来源之一,澳大利亚等地拥有丰富的锂辉石资源。
但是,从坚硬的α-锂辉石中提出锂元素,传统的方法可一点也不友好。
目前工业上通用的锂辉石提锂方法,就像一场“暴力”的化学改造:
- 高温煅烧(变身): 首先,要把自然界中稳定、难以直接反应的α-锂辉石,扔进高达1100°C左右的“烤炉”里煅烧几个小时。目的是让它“变身”成结构更疏松、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β-锂辉石。但代价是巨大的:需要消耗惊人的能量,并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很不友好。
- 硫酸“酸浸”(提取): “变身”后的β-锂辉石虽然“酥脆”了,但锂还没出来。接下来,需要用浓硫酸在250°C左右进行“焙烧”或者说“酸浸”。通过离子交换,把锂元素置换出来,形成硫酸锂。
- 水洗与净化(提纯): 最后,用水将硫酸锂溶解出来,再加入碳酸钙(石灰石)中和多余的硫酸,调整pH值去除杂质,最后加入碳酸钠沉淀出碳酸锂——这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前驱体。
显而易见,这套传统工艺流程复杂、能耗极高(尤其是第一步的高温煅烧),而且大量使用强腐蚀性的硫酸,不仅设备维护成本高,还会产生酸性废水等环境问题。工业窑炉的煅烧效率也并非完美,温度不均、颗粒大小差异等都可能导致部分锂辉石“变身”不彻底,影响最终的锂回收率。此外,矿石中的某些杂质(如砷)在高温下可能生成有毒气体,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面对日益增长的锂需求和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寻找一种更高效、更经济、更环保的锂提取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为创新充能 1元 查看完整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