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政府新冠疫苗接种问题解答
1月25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其官方网站以“FAQ”(常见问题)形式就新冠疫苗接种问题就行了解答,包括疫苗接种的组织安排问题如怎样预约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疫苗开发和审批过程以及德国对疫苗研发的资助等,其中就不同类型新冠疫苗的原理就行了详细解释,现摘录其重要信息如下:
1.活疫苗(Lebendimpfstoffe) 活疫苗所含的病原体仍可以繁殖,但已对其致病特性进行了抑制即所谓的“减毒”处理,这种设计已经应用于针对腮腺炎,麻疹和风疹的疫苗。
2. 死(灭活)疫苗(Totimpfstoffe) 灭活疫苗含有死去的即不再能够繁殖的病原体,也包括仅包含这些病原体的成分或单个分子的疫苗,根据生产的类型和纯化的程度分为全病毒病毒、分裂或亚单位疫苗,例如抗甲型肝炎为全病毒,流感的疫苗可以是分裂疫苗或亚单位疫苗。
3. 载体疫苗(Vektorimpfstoffe) 载体疫苗由对人体无害的病毒组成,这种病毒充当“无害”的运输手段(载体)将新冠病毒遗传信息带入人体细胞中。载体不能或仅非常有限地在人体中繁殖,人体免疫系统为了能够增强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必须与病原体的分子(抗原)接触。这种设计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用来自载体病毒包膜(保护罩)的一个分子与来自病原体的包膜的分子进行交换,其中靶向分子 (Vektor)作为载体;另外一种方法是,制造包含有关病原体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分子(抗原)结构的信息载体(靶向分子),然后在人细胞中读取该信息,产生病原体的抗原并将其呈递给免疫系统,从而触发疫苗接种期间所需的免疫应答。对载体进行这些更改时,需确保其对人类和环境都是安全的。载体疫苗已经成功地针对埃博拉病毒开发出来即“ Ervebo”疫苗。
4. 基因疫苗(mRNA-Impfstoffe)
信使核糖核酸疫苗(mRNA-Impfstoff)不需要病原体或其成分(抗原)。通过疫苗接种,mRNA(信使核糖核酸)为肌肉组织中的细胞传达生产单个抗原的信息。 与病毒感染相似,人体肌肉组织内的细胞根据mRNA的蓝图开始制造作为抗原提供给免疫系统并触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由于这种方法细胞只是生产单个蛋白质,因此没有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关于mRNA疫苗是否会改变基因组的问题专家的解释是:由于mRNA是一种信使分子,无法整合到细胞的DNA中,理由是RNA与DNA化学结构不同,mRNA进入细胞后很快就会被降解,不会改变人类基因组,对生殖细胞(卵细胞或精子)不会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