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能已经成为国际议程的新焦点。占全球 GDP 的 44% 的 20 多个国家中,有 9 个已制定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另有 11 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另有占全球 GDP 的 38% 的 14 个国家尽管尚未出台氢能发展战略,但已在支持氢能试点和示范项目,还有 17 个国家的政府和 / 或利益相关者正在就氢进行首次讨论。
氢能已经成为国际议程的新焦点。占全球 GDP 的 44% 的 20 多个国家中,有 9 个已制定全面的国家氢能战略,另有 11 个国家正在制定国家氢能战略。另有占全球 GDP 的 38% 的 14 个国家尽管尚未出台氢能发展战略,但已在支持氢能试点和示范项目,还有 17 个国家的政府和 / 或利益相关者正在就氢进行首次讨论。
Wolfspeed 宣布,先进电驱动系统的创新者 ZINSIGHT Technology 将在其先进的电机控制器中使用Wolfspeed 1200V 碳化硅 (SiC) MOSFET,用于燃料电池汽车 (FCV) 系统中的超高速空气压缩机。
近年来,燃料电池产业迅猛发展,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不断增加。从燃料电池类型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最为迅速。在 2009~2018 年 10 年间,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出货量从 60MW 增长至 589MW,年均增长率达 到 29%,2015~2018 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69%,增长规模远超过其他种类燃料电池。
据外媒报道,汽车和其他行业正在努力提高可充电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性能。现在,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有了一项发现,它将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环境稳定性提供新的可能性。在最近发表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紫外线可以在室温下调节钙钛矿晶体中的氧化物离子传输并由此引入了一个以前无法进入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吴长征教授实验课题组和工程科学学院近代力学系吴恒安教授理论计算课题组合作,合成了超小尺寸的铂基金属间化合物电催化剂,基于该催化剂组装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3万次循环耐久性测试后仍然能维持81.5%的放电功率,实现燃料电池的高功率放电和长久循环稳定性,并揭示了电池内三相界面的传质机理。
作为欧洲领先联盟GAIA(下一代汽车膜电极组件)的一部分,庄信万丰 (JM)帮助提供了 1.8 W/cm 2 @ 0.6V的燃料电池功率密度。与最先进的技术相比,这意味着增加了 20%。这一市场领先的结果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和 JM 的净零目标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通用汽车和利勃海尔航空航天公司将联手开发用于飞机的氢燃料电池发电演示系统。两家公司将探索开发集成系统的可能性,根据商用飞机的性能和经济要求进行定制。
近来德国科技集团莱茵金属和同济大学在上海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合作。联合实验室将主要致力于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创新,同时也促成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新教席教授聘任。作为全球汽车行业重要供应商,莱茵金属在中国设有 17 个工厂。
Fraunhofer IPT的一个团队正在开发一条连续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将能够以仅几秒钟的周期处理燃料电池组件。该中试线将于2021年4月12-16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数字版上展出。
多年来,丹麦一直是欧洲绿色能源的领导者,其能源消耗的30%以上来自可再生资源。一份报告指出,一个新开发中项目应该有助于丹麦保持这一地位。上周,能源公司Haldor Topsøe宣布将建设一座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燃料电池工厂。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开发用于碳氢燃料或氢气发电装置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他们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强电流电子研究所的科学家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获得燃料电池的关键元素之一—电解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闻处表示,这将延长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Nuvera燃料电池有限责任公司,一家燃料电池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宣布其Nuvera E-45燃料电池系统现已投入商用。E-45燃料电池系统是Nuvera产品线的最新产品,可无缝集成到商用中型和重型车辆应用中,例如电动货车,公共汽车,堆场牵引车和长途卡车等8类车辆,以及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公司Advent Technologies将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T奥斯汀),伦斯勒理工学院(RPI),新墨西哥大学和丰田汽车北美R&d(TMNA R&d)协作发展应用于汽车行业的下一代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HT-PEM)燃料电池技术。
REXH2是围绕丰田的模块化燃料电池技术开发的海上氢能解决方案。它已经在Energy Observer船上的真实公海条件下成功进行了7,000多海里的测试,包括跨大西洋跨越。
为了使氢燃料电池成为未来可行能源,材料科学家必须找到将这项技术与石墨烯相结合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有几个障碍阻碍了这种结合,但新研究可能会改变这种情况。科学家新开发石墨烯基材料可用于更高效更持久的燃料电池。
美国能源部(DOE)日前宣布未来五年将在“H2@Scale”计划框架下投入1亿美元,支持两个由DOE国家实验室主导建立的实验室联盟,以更好地整合国家实验室、高校和产业界研究力量,充分利用国家实验室世界级的科研设施与专业知识联合攻关,以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降低成本,加速其在电力、交通运输行业中的部署进程。
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领域巨大需求的推动,清洁可持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迅猛发展。然而其较低的工作温度(≤80 ℃)使得该系统只能以高纯氢气作为燃料,而高纯氢气的制备、运输和存储等挑战极大地限制了该系统的广泛应用。
燃料电池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的第四种发电技术。其洁净、高效、无污染特点越来越引起关注。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领域,高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开发,是解决目前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在世界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刊发学术论文《电场诱导异质界面金属态构建超质子传输》。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能源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
ABB与法国液化气技术企业Hydrogène(HDF)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共同制造能够为远洋船舶提供动力的兆瓦级燃料电池系统,在船舶应用燃料电池电站的组装和生产方面密切合作。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可以使这种高能效、低污染的技术成为汽油内燃机可行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