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电池技术一直是科研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虽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高成本、有限的原材料供应以及环境影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寻找更经济、更环保的替代方案成为了当前能源存储研究的重要方向。

TDK,一家知名的日本电子零部件公司,近日宣布在小型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种新型电池预计将显著提升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小型电子设备的性能。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其中固体电解质因其不易燃的特性而备受关注。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不易燃的固体电解质。新研究突破有望加速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QuantumScape,一家深耕固态电池研发十余年的公司,最近通过了一项耐力测试,证实了他们的固态电池的技术潜力。这项测试由大众集团旗下的电池业务子公司PowerCo完成,结果令人振奋。

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研究院(DGIST)和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干式预锂化策略,用于基于石墨/硅的扩散依赖电极(DDE),只需在DDE中简单地引入锂金属粉末即可。

电动自行车制造商Stromer上个月在德国的欧洲自行车展上推出了下一代固态陶瓷电池。这家自行车制造公司现在与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等汽车巨头合作,这些巨头正在开发类似的技术来增强电气化交通。

丰田公司周二表示,已经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将电池的重量、体积和成本减半,这可能为电动汽车的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这家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已经在推行一项计划,到2025年推出配备先进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与液体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优势更大。

位于德累斯顿的弗劳恩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 IWS 正在领导一项针对新一代硫基电池的研究项目。“MaSSiF——固态硫硅电池的材料创新”研究项目的重点是设计、构建和评估具有高存储容量的轻质、低成本硫基原型电池。

经过数月的有希望的测试结果,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电池研究人员建议固态电池行业关注一种称为等静压的技术,因为它希望将下一代固态电池商业化。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车、储能等关键“双碳”技术的核心,而下一代电池的研究焦点,在于比起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大能量密度提升空间的全固态锂电池。

固态电池电解质需要能够快速传输锂离子。这可以通过在固体电解质中开发渗透路径或通过增加载体离子的迁移率来实现。然而,标准设计方法限制了掺杂剂的选择并使合成复杂化。

采用固态电解质的新型锂金属电池重量轻、易燃、能量大、充电速度快,但由于莫名其妙的短路和故障,开发进展缓慢。现在,斯坦福大学和 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解开了这个谜团。它归结为压力——更准确地说是机械压力——尤其是在强力充电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