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人工智能是不是也能当工程师,设计出像火箭这样复杂的大家伙?

你可能觉得,AI 写写文章、画画图、编编代码已经很厉害了,但让它正儿八经地搞物理工程设计,能行吗?

AI 的新战场:从代码到实体工程

我们知道,像 GPT-4 这样的大语言模型(LLMs)已经在软件工程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写代码、找 Bug、写文档,效率提升那是杠杠的。据统计,程序员们用了 AI 助手,生产力提升了 55%,这很惊人。

但是,物理世界里的工程,比如机械、航空航天、土木工程,似乎还没怎么享受到 AI 的这份红利。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些聪明的 AI 模型,能不能跨界,从虚拟的代码世界,来到实实在在的物理工程领域,帮我们设计东西呢?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者们选择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场——大功率模型火箭设计。

为啥是模型火箭?

  1. 复杂度适中:它不像设计真正的登月火箭那么遥不可及,但也绝不简单。它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等多个工程学科,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工程挑战。
  2. 目标明确:设计得好不好,有非常清晰的衡量标准,比如火箭能飞多高?着陆点离目标有多远?成本控制得怎么样?结不结实?
  3. 可计算:火箭飞行的物理过程虽然复杂,但用计算机模拟起来相对可行,不会耗费天文数字般的计算资源。
  4. 现实意义:模型火箭设计是真实航空航天工程挑战的一个缩影,研究结果有实际参考价值。

为创新充能 1元 查看完整内容!立即支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