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Purdu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探测隐藏的材料,不仅实现了原子和分子单粒子尺度上对材料表面特性的探测,而且实现了材料内部的高分辨率成像。

在7月28-30日举办的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第二届中日韩国际会议上,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的李博团队与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的董必勤团队,同蔡司联合推出一款中国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DeepVision多光子成像与全息光刺激系统,致力于为活体深层组织成像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了一种新的测量和成像方法,可在不需要任何染料或标签的情况下解析小于光衍射极限的纳米结构。这种激光扫描显微镜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显微镜和超分辨率技术之间的差距,有朝一日或可被用来观察复杂样品的精细特征。

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双光子成像显微镜的改进版本,它可以让科学家更快地获得大脑内血管和单个神经元等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新技术或可促进生物学、神经科学的研究。

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这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的一篇重磅论文中,科学家们报告说,以创纪录的放大了1亿倍的分辨率,获得具有皮米(万亿分之一米)精度的超高精度图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际看到了原子。

最近,由韩国首尔基础科学研究所(IBS)分子光谱与动力学中心的Choi Wonshik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深组织光学成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可以通过完整的小鼠头骨成像,并在不损失空间分辨率的情况下获取脑组织中神经网络的显微图。

核糖核酸(RNA)是各种基本生物学过程的关键。它可以转移遗传信息,将其转化为蛋白质或支持基因调控。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其功能,海德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KIT)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荧光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活细胞RNA进行前所未有的超高分辨率成像。

科学家开发出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研究综合测评了现有超分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显微图像超分辨任务上的表现,提出傅立叶域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DFCAN,Deep Fourier Channel Attention Network)和傅立叶域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DFGAN,Deep Fourie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模型,在不同成像条件下实现最优的显微图像超分辨预测和结构光超分辨重建效果,并观测到线粒体内脊、线粒体拟核、内质网、微丝骨架等生物结构的动态互作新行为。

北京大学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问世,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FHIRM-TPM 2.0,其成像视野是该团队于2017年发布的第一代微型化显微镜的7.8倍,同时具备三维成像能力,获取了小鼠在自由运动行为中大脑三维区域内上千个神经元清晰稳定的动态功能图像,并且实现了针对同一批神经元长达一个月的追踪记录。
.jpg)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方法来观察活细胞内部,灵敏度提高了7倍。这种新方法被称为自适应动态范围移动定量相位成像(ADRIFT-QPI),是显微镜技术的一种。

用于生物成像的现代显微镜价格昂贵,通常用于专业实验室中,并且需要高素质的人员操作。现在科学家开发开源光学工具箱几百欧元制造的显微镜可与商业显微镜媲美。

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例如PALM、STORM、directSTORM等)已达10 nm左右的光学分辨率。然而,要获得超高分辨率图像,需要较长的采集时间(1-30分钟),而样品漂移(通常1 nm/s)会对此产生影响。上海药物所等在超高分辨光学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通过一种产生强力X射线束的新方法,科学家正在使以惊人分辨率绘制物质的3D图像成为可能。不久前,这个“极端明亮X射线源”(Extremely Brilliant Source,简称EBS)在法国的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装置(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简称ESRF)正式启用,科学家已经用这种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来研究导致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王健副教授在最新一期国际光学权威期刊《光学》(Optica)上以“艾里光束层析成像显微镜”(Airy-beam Tomographic Microscopy)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艾里光场的新型无扫描、高分辨、三维显微成像技术ATM,并成功应用于生物细胞成像。

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新型显微镜,该显微镜为观察包括细胞膜和生物膜在内的生物系统提供了“化学透镜”。他们说,该工具可以促进对复杂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例如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非侵入性仪器使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超短激光脉冲捕获图像。

哈勒-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MLU)的生物化学家们使用标准低温电子显微镜获得了令人惊讶的高品质图像,该图像与更先进的设备所拍摄的图像相当。他们已经成功地在原子水平上确定了铁蛋白的结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