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向癌症靶位输送药物,显然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过不了多久,这项工作就可以交给微型3D打印机器人来完成。近日发表于《ACS Nano》上的一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一款由 3D打印水凝胶制成、基于磁铁驱动、且仅会在遇到肿瘤附近酸性环境时才会释放药物载荷的微型机器人。
直接向癌症靶位输送药物,显然是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过不了多久,这项工作就可以交给微型3D打印机器人来完成。近日发表于《ACS Nano》上的一篇文章,就详细介绍了一款由 3D打印水凝胶制成、基于磁铁驱动、且仅会在遇到肿瘤附近酸性环境时才会释放药物载荷的微型机器人。
你会让一个微小的MANiAC纳米机器人在你的神经系统输送药物进行治疗吗?你可能倾向于说不,但在未来,”海藻酸盐胶囊中的磁排列纳米棒”(MANiACs)可能成为医生可支配的先进药物输送技术的一部分。
利用载体增强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是提高抗肿瘤疗效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利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驯化肿瘤细胞,以此对外泌体的脂质组分进行重编程设计,筛选出具有更强归巢能力的外泌体,并进一步协同装载光敏药物与化疗药物,在多种小鼠模型上均显著抑制了肿瘤进展,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一项新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是建立在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科学家此前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方面取得的进展基础上的。这项研究是精准医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精准医疗在健康和医疗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在实现公平和公正方面还存在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精准医学远景声明》报告为更大范围内的医疗界提供参考。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特聘教授王雯静运用大数据,找到造成胃癌恶化及转移的关键生物标记,让胃癌治疗迈上精准医疗,这项研究成果也登上国际知名「美国国家科学期刊」。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表示,该校研究团队设计出用于皮肤黑色素瘤治疗的纳米载体药物系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有潜力扩展到多种疾病的治疗。相关论文在最近的《先进疗法》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布。
Nature重大突破!肺癌精准治疗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由伯明翰大学癌症研究中心英国临床试验小组领导的一项开拓性的肺癌研究强调了下一波精准医学研究,特别是治疗基因组复杂癌症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