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no One 是一家拥有低成本、低环境足迹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正极材料专利工艺的公司,与电池原材料公司 Euro Manganese 正在共同开发经济上可行且环境可持续的高纯度电解金属锰 (HPEMM) 的应用作为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几种投入之一。
Nano One 是一家拥有低成本、低环境足迹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正极材料专利工艺的公司,与电池原材料公司 Euro Manganese 正在共同开发经济上可行且环境可持续的高纯度电解金属锰 (HPEMM) 的应用作为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几种投入之一。
钴酸锂(LiCoO2)正极材料因压实密度大而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LiCoO2正极材料理论容量为274mAh/g,而目前广泛应用的LiCoO2正极材料容量仅为140mAh/g,这意味着其中只有一半的Li+被利用。提高充电电压能够提升电池比容量,但会引起容量的急剧衰减,循环稳定性极差,这也是目前制约高电压、高比能钴酸锂正极材料应用的主要瓶颈。当前研究对造成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循环性差的原因仍然不清楚,缺乏简单、高效的改性策略。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在500公里左右,而如果在严寒的冬季,这个成绩还要往下掉100-200公里的样子。续航里程短,成为了制约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一大因素,如果将续航里程提升到1000公里,那么势必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者选择电动车。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无钴阴极,有潜力替代当今为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供电的锂离子电池中常见的钴基阴极。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科学家报告了有关如何使单晶,富镍阴极更稳定,更高效。这项研究探索了单晶富镍阴极材料裂纹形成的机理,并提出了抑制阴极材料开裂的有效策略,为提高锂电池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小组工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金金团队在国际顶级能源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IF=16.28)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快速准确预测锂多硫化物的吸附效应,助力锂硫电池正极载体材料的筛选和发现。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长续航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富锂锰基锂电池正极材料因其高比容量、高工作电压、热稳定性好、低成本等优点备受关注,是具有潜力的动力型正极材料,然而,其本身在循环中首效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电压衰降严重、无相匹配的高压电解液等缺点,阻碍其进一步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