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模型,通过在芯片上培养微型人类血管,首次准确展示了蛇毒对血管的影响。这项研究有望减少毒性研究中所需的小鼠数量,并为新抗毒血清的开发提供帮助。
荷兰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模型,通过在芯片上培养微型人类血管,首次准确展示了蛇毒对血管的影响。这项研究有望减少毒性研究中所需的小鼠数量,并为新抗毒血清的开发提供帮助。
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在体外复制人类阴道组织微环境的“芯片上的阴道” 。据哈佛大学称,“阴道芯片”由人类阴道上皮细胞和下面的结缔组织细胞组成,它复制了阴道的许多生理特征。
据科技日报报道, 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芯片上心脏病”模型,该设备有朝一日可作为开发新的心脏病药物甚至个性化药物的试验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科学进展》杂志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个性化医疗的先进器官芯片系统。该芯片有显微镜载玻片大小,包含骨骼、皮肤、心脏和肝脏组织,这些组织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都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与哥伦比亚工程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器官芯片系统,该系统由人类心脏、肝脏、骨骼和皮肤的组织以及循环免疫细胞组成,以模拟生理学人体。
德国弗赖堡大学和微系统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器官芯片系统,可通过微传感器实时测量和控制细胞的培养条件及代谢率,精确监测体外3D肿瘤组织。该团队创建了一个集成微传感器和微流体的芯片设计,可直接原位测量细胞代谢物。
近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组秦建华研究员团队利用类器官芯片,建立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的肝-胰岛类器官互作体系,在体外模拟人体肝脏-胰岛轴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糖刺激响应,为糖尿病等复杂代谢性疾病研究和新药发现等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技术。
尿路感染 (UTI) 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他们通常需要用抗生素治疗,几乎四分之一的治疗病例会导致反复感染。绝大多数 UTI 是由大肠杆菌的一个亚种引起的,大肠杆菌感染膀胱壁内的细胞并形成所谓的“细胞内细菌群落”。科学家正在开发用于研究尿路细菌感染的器官芯片技术。
由Olivier Guenat领导的伯尔尼大学ARTORG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的专门实验室已经开发了新一代体外模型,称为“器官芯片”,专注于对肺及其疾病进行建模。在首次成功地展示了肺的基本特征的芯片肺之后,片上器官(OOC)技术实验室现已与亥姆霍兹感染中心合作开发了一种纯生物的下一代“芯片肺”在德国以及Inselspital的胸外科和肺病科进行研究。
新冠病毒感染力强、变异性也高,疫苗研发的速度要赶上病毒发生变异的脚步相当困难。为了让临床实验的速度加快,欧美医学中心开始使用这种“器官芯片”,模拟人体反应,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