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缺乏人类创造力无法实现科学发现
科学家们关注生成式AI(如ChatGPT4)是否能像人类一样进行科学发现。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部分人认为GenAI只是基于统计的模式识别工具,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它有潜力实现重大科学突破。
近日一项研究通过模拟分子遗传学领域的诺贝尔级科学发现任务,比较ChatGPT4和人类科学家的表现。实验设计包括假设生成、实验设计和结果解释三个关键环节,并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分子遗传实验室(SAMGL)模拟实验。
主要发现
假设生成:ChatGPT4能够基于已有知识生成假设,但缺乏真正的原创性,无法像人类一样通过“灵光一现”发现异常现象或提出全新理论。
实验设计:ChatGPT4的实验设计更多是基于已知知识的目标导向搜索,而非系统性探索未知领域。人类科学家则更倾向于通过好奇心驱动,设计更多关键实验以验证假设。
结果解释:ChatGPT4在数据总结和实验结果的快速处理上表现优异,但缺乏对异常现象的敏感性,且即使实验结果不支持其假设,它也表现出过度自信。
当前GenAI只能在已知知识领域内进行增量式发现,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未知领域实现从零开始的根本性突破。主要原因是它缺乏人类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对异常现象的感知能力。
该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GenAI的方向,例如开发类神经形态系统、结合量子计算以及实现实时学习能力,以增强其创造力和适应性。同时,也强调了在科学发现中保持人类监督和伦理考量的重要性。
GenAI在科学发现中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在原创性和根本性突破方面仍无法替代人类科学家。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如何赋予AI更接近人类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这项研究通过实验对比揭示了GenAI在科学发现中的潜力和不足,为未来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找有价值的信息,请记住Bytecli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