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使得国际供应链成为现代商业活动的重要支柱。然而,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当供应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其影响往往会迅速扩散到全球范围。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风险传播的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深入的研究,旨在量化供应链中断对各国生产损失的影响,并揭示其中的系统性风险。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全球供应链风险分布的全新认识,也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了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洞见。

当前,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布局正处于深刻变革周期,影响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因素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考虑经济效率的同时,更多地将追求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链布局的重要考量因素。

据美国务院官网7月20日消息,美国与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18个经济体日前召开“2022年供应链部长级论坛”,并于会后发表《关于全球供应链合作的联合声明》,承诺将共同解决近期的运输、物流和供应链中的中断和瓶颈问题。

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商品的生产依赖于世界各地许多贸易伙伴的投入。公司和政府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全球价值链,以降低成本,维持有利可图的生产系统,并预测全球供应链中断的连锁反应。

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网站发布报告,题为《建立灵活的全球供应链——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作者是日本课题访问研究员铃木裕之。报告指出,企业界首先必须意识到地缘政治动态。世界各地的公司需要密切注意一些趋势并评估国际形势(尤其是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以建立更具灵活性的供应链。

拜登签署总统令,以加强芯片,电池和稀土产业。美国总拜登(Joe Biden)最早将于本月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与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快建立对中国大陆依赖程度较低的芯片和其他具有战略意义产品的供应链。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企业在未来五年可能将其全球产品采购的四分之一转移至新的国家,同时供应链面临的威胁正在危及利润。研究报告警告称,供应链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正给利润带来沉重打击。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报告中估计,这牵涉到价值2.9万亿至4.6万亿美元的货物,相当于2018年全球出口的16%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