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研发一种新一代用于锂金属电池的固态电解质,能够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这项突破性发现,有助于推动应用于电动车、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网供电等领域的储能技术发展。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能量存储设备之一,一直处于不断的改良和创新过程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手机到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它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寿命短、充电时间长和安全性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全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更高效、更安全的电池技术。在这方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引人注目。

近年来,目光已经转为新的锂金属电池技术,但在其研究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是一个挑战。然而,有一种新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有可能解决这个难题。美国和加拿大的科研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型锂基固态电解质(SSE)材料已经在实验中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全固态锂电池具有高比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长寿命、可柔性化等优点,在柔性电子器件、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储能应用价值,是未来储能电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全固态锂电池有限的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接触导致界面处不连续的离子传输和较大的界面阻抗,最终造成较差的电化学性能甚至电池性能过早劣化。如何有效解决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固有的界面接触问题是全固态电池锂电池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Tech)、东北大学、国立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日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清洁的电解液/电极界面是实现高容量固态锂电池(SSLBs)的关键。他们的发现可以为改进电池设计铺平道路,提高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容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Solid Power宣布生产和交付该公司的第一代多层,多安培小时(Ah)全固态锂金属电池。Solid Power的基于硫化物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是使用锂离子行业标准流程和自动化设备制造的。Solid Power产生的每个电池都不含任何液体或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