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科学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保护层来提高金催化剂耐久性的方法。这一发现不仅有望提高金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还将扩大其应用范围,为工业和科学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但传统的催化剂开发方法通常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相比之下,基于人工智能的催化剂筛选方法可以大大加快催化剂的开发过程。

目前用于分解水的电解技术严重依赖铂作为催化剂,铂非常昂贵,而且由于其价格而无法大规模使用。由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 (UTEP) 的工程师领导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受仙人掌启发的镍基材料,以帮助更便宜、更高效地分解水。该研究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上。

电催化氧还原和析氧反应(ORR/OER)是水分解、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二氧化碳还原等一系列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反应之一。同时,加快氧还原(ORR)和氧析出(OER)反应,实现高稳定的双功能氧催化是实现可持续能量转化与存储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具有ORR和OER催化活性的材料进行混合制备双功能催化剂,但这种类型催化剂均一性较差,且难以对电子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导致活性和稳定性依旧欠缺。

中国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带领新能源化工团队经过长期攻关,在烷烃脱氢合金催化剂的设计方法上取得创新突破,这也是中国在工业催化剂研发领域的重大进展。相关文章于3月28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纳米技术》上 。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Pd促进的ZnO-ZrO 2催化剂,该催化剂将乙醇转化为C 5+酮,可以用作从溶剂到喷气燃料的所有物质的基石。关于这项工作的论文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国际版上。

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潜力巨大的小海绵状超高效催化剂,并表示这种微米级材料可以用来将废弃食用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性价比非常高。而且这种催化剂还能将其他废弃产品转化为各种材料的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贵金属原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聚集形成簇。研究发现贵金属簇可提高催化剂性能节省资源。这些簇比单个原子更具反应性,因此可以更好地去除废气。

氢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它可以由能再生、又能持续的资源——“水”产生,能为气候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并替代化石燃料。氢被视作未来的主要能源载体,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工艺方法廉价地制氢,如何环保、安全和廉价地制氢成为一大课题。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的马塞尔·里施(Marcel Risch)和他的团队提出了新思路改善现有的水电解技术,即把水化学分解为氢和氧的工艺。

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OMS-2)是一种新型环保催化剂,因其能有效活化O2和常用过氧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分子清洁合成、有机废水的高级氧化法分质处理,以及VOCs的催化氧化去除。研发OMS-2型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改性方法对提高其在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反应活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王健博士,Francesco CIUCCI教授协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多家合作单位系统综述了碳基催化剂用于可持续能源转化的最新(2015-2020年)进展,涵盖多种碳材料系统,以及其合成方法,性能调控策略,催化机理和性能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催化研究组研究员叶生发团队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李位仁、马克思-普朗克化学能源转化研究所教授Schnegg合作,在金属酶及模拟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