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展示了用激光脉冲改变材料特性。这个想法听起来就像魔法,纯粹而简单。你创造出一束光脉冲,可以让物质消失,赋予它们其他属性,或者把它们变成另一种物质

近日复旦科研团队国际合作研究破解钙钛矿稳定性难题。成功通过一种气相辅助生长方法实现了室温稳定的a-FAPbI3(黑相甲脒铅碘)钙钛矿材料,并且制备出了光电转换效率大于23%的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该项突破为钙钛矿材料在高效轻质光伏电池、新型LED和其它光电器件系统等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太阳能清洁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积光电器件与系统、以及智能机器人自主供电等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科学家创造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它们可以将铜线的电流容量提高14%,同时将其机械性能(例如强度和重量)提高20%。来自美国政府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研究人员补充说,这种材料可用于任何使用铜的组件中,例如,可产生更高效的母线,更小的连接器以及超高效的高功率电源、密度电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面向可见光固体与光纤激光器的发展需求,研究Tb3+/Dy3+共掺的磷酸盐玻璃。利用Dy3+的敏化作用,解决Tb3+在玻璃基质中小吸收截面的缺点,增强其可见光发光效率。

陶瓷具有无可比拟的强度、硬度和高温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与金属相比,陶瓷在室温下天然脆性大、变形能力差。在外部应力下,陶瓷几乎不发生塑性变形,仅具有很小的弹性形变。当超过弹性极限时(通常小于1%),陶瓷中会出现裂纹并迅速扩展,导致灾难性的破坏,严重阻碍了陶瓷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是一类关键的性能材料,近年来随着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而广受关注,但是随着今年COVID-19疫情爆发,已经使该行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在深入探究锂电池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移动方式之后,来自荷兰的科学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池设计,有望大幅提升充电速度。该架构加入了专门的通道结构,使锂离子的流动量更大,该团队希望这能帮助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电网存储能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高电压高浓度电解液显著提升钾基双石墨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稳定性。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温度对可持续聚合物的影响方面取得了新发现。他们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行业生产对环境更有利的经济环保可持续塑料。

Nanoscribe推出新型IP-n162光树脂,这是一种对微光学元件(如微透镜,棱镜或复杂的自由形式光学器件)具有特殊性能的印刷材料。光树脂具有高折射率和高色散的特征,对应于低阿贝数。这些特性对于创新的微光学设计的3D微加工(即使没有旋转对称性)以及具有三维形状和一个以上折射面的复合折射光学系统特别有益。由于在红外区域的吸收率低,因此光树脂是制造红外微光学器件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光吸收率、光通信、量子技术和光子封装等要求低吸收损耗的应用的最佳选择。

UNIST和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共同研究组开发了”有机空穴输送层物质”,既可以防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层暴露在水分中,又可以提高电池效率。空穴输送层是将光活性层在光照下形成的电子洞(阳电荷粒子)输送到电极的太阳能电池组成层。

据外媒报道,近日,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电子“隐形墨水”,它可以帮助提醒用户任何未经授权的设备篡改行为。当芯片暴露在光线下时,它会抹去印在上面的信息从而清楚地显示出是否有人打开过盒子。

包括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在内的一支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制造自组装“胶体钻石”(Colloidal Diamonds)的简便方法。据悉,胶体是悬浮在流体中的颗粒混合物。与分为溶质和溶剂的溶液不同,胶体组合不会发生溶解,而是两者保持相对独立的相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使这些粒子链接成各种晶体结构,进而用于光学设备的制造。

玻璃是一种隔音材料,但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的研究人员近日却发现新方法,令玻璃也可以传声。有关新型传声玻璃材料发现不但为研发可在水底使用的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带来新机遇,也为不同需求的建筑设计提供更大弹性。

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具有重量轻、变形能力强、易集成于穿戴衣物等特点,在医疗、健康、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提高导体和传感器的变形能力,保证其优异的电学性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石墨烯纳米带(GNR)是一种准一维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根据结构不同可表现出准金属或半导体特性。该特性取决于GNR的手性,包括宽度、晶格取向和边缘结构。根据不同的边缘结构,GNR可分为“锯齿型”(ZZ)和“扶手椅型”(AC)。GNR具有高迁移率和载流能力,且由于量子限域和边缘效应,其能够开启带隙。该特性使GNR有望成为包括纳米尺度场效应晶体管、自旋电子器件和片内互连线在内的候选材料。但在绝缘衬底表面,可控地制备具有边缘特异性的亚5纳米宽的GNR仍是难题。

到目前为止,超导材料一直是两种类型:s波超导体和d波超导体。美国物理学家研究了钌酸锶的晶体结构(一种有望用于量子计算的化合物),发现波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穿过晶体。新型超导体称为g波超导体。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材料,该材料可以将形成骨的干细胞移植到严重骨折患者,并加快愈合过程。这种新方法可以改善骨折恢复效果,并可以改变骨折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锂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越来越接近其能量密度的极限,使用易燃有机电解液也使其安全性受到严峻考验。因而,亟需开发下一代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固态电池是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其具有安全性能高和能量密度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