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的突破性进展

随着5G通信、汽车雷达和无线千兆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毫米波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也随之而来。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电磁屏蔽薄膜,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为什么需要新型电磁屏蔽材料?

传统的电磁屏蔽材料主要通过反射来阻挡电磁波,就像镜子反射阳光一样。这种方式在毫米波频段存在重大问题:反射的电磁波会在设备之间来回反弹,反而加剧了干扰。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等紧凑型设备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够”吸收”而不是”反射”电磁波的材料。

突破性的”三明治”结构

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KIMS)研究团队研制出一种新材料:可吸收99%以上电磁波的超薄膜。该团队设计了一种类似”三明治”的复合材料结构,由三层不同功能的材料组成:

  1. 双壁碳纳米管薄膜:像超细的导电网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2. 磁性复合层:含有特殊的六角铁氧体颗粒,能在特定频率下吸收电磁波。
  3. 导电图案网格:经过精心设计的网格结构,可以让特定频率的电磁波通过。
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的突破性进展

这种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

  • 厚度仅有400微米(比人的头发还细)
  • 可以弯曲,适合各种形状的设备,非常适合可卷曲手机和可穿戴技术。
  • 在三个不同的毫米波频段都能实现超高屏蔽效果,包括 5G、6G、Wi-Fi 和自动驾驶汽车雷达使用的频率。
  • 这种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厚度不到0.5毫米,反射率低于1%,在三个不同频带上的吸收率超过99%。

工作原理

这种材料的工作过程可以想象成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1. 导电网格像一个”过滤器”,只让特定频率的电磗波进入
  2. 磁性层作为”缓冲区”,调节电磁波的传播
  3. 碳纳米管层作为最后的”吸收层”,将进入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

创新点和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的重要突破在于:

  • 首次实现了在三个毫米波频段同时具有超低反射和超高吸收的性能
  • 材料厚度远低于传统解决方案
  • 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有望实现规模化生产

这种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

  • 5G通信设备的电磁干扰防护
  • 汽车毫米波雷达系统
  • 高速无线通信设备
  • 各类需要电磁屏蔽的精密电子设备

这项研究得到了 KIMS 和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的支持。该团队已获得国内外专利,并已将该技术授权给多家公司用于实际应用,包括通信设备和汽车。

随着毫米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型材料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解决现有的电磁干扰问题,还为未来更高频率的通信技术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