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二维材料计算机:挑战硅基半导体霸主地位的新突破

硅长期以来一直是半导体技术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脑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硅的统治地位可能正面临挑战。他们首次利用二维材料成功制造出一台功能完整的计算机,为开发更薄、更快、更节能的电子产品奠定了基础。

突破性技术:二维材料计算机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计算机,但与传统硅基技术不同,他们采用了两种二维材料:

  • 二硫化钼(MoS₂):用于制造n型晶体管
  • 二硒化钨(WSe₂):用于制造p型晶体管

这些材料的厚度仅为一个原子,却能在如此微小的尺度下保持优异的电子性能,这是硅材料难以企及的优势。

制造工艺与性能优化

团队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出大面积的二硫化钼和二硒化钨薄膜,并分别制造了超过1000个n型和p型晶体管。通过精确调整制造工艺和后续处理步骤,研究人员成功调控了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从而构建出功能完整的CMOS逻辑电路。

这台二维CMOS计算机被称为“单指令集计算机”,具有以下特点:

  • 可在低电源电压下运行,功耗极低
  • 能在高达25千赫的频率下执行简单逻辑运算
  • 虽然工作频率低于传统硅基电路,但已能完成基本计算任务

此外,团队还开发了一个计算模型,结合实验数据和设备差异,预测二维计算机的性能,并将其与最先进的硅技术进行对比。

未来前景与挑战

尽管这项技术仍有优化空间,但它标志着二维材料在电子领域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二维材料计算机的优势在于:

  • 原子级厚度下仍能保持优异的电子性能
  • 为下一代电子设备提供全新的材料选择
  • 为未来芯片设计开辟新方向

相比之下,硅技术自上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约80年历史,但随着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小,硅的性能逐渐接近物理极限。而二维材料自2010年前后兴起,其发展速度远超硅技术早期阶段,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这项研究为半导体技术的未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尽管二维材料计算机距离大规模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但其突破性进展已为电子行业带来新的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二维材料或许将逐步取代硅,成为下一代电子设备的基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