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用“纳米墨水”打印技术实现了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突破性进展

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团队开发的“纳米墨水”打印技术实现了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突破性进展。该技术通过喷墨打印分子选择性核壳纳米颗粒阵列,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在检测多样性、稳定性和量产能力上的瓶颈。

技术核心

  1. 核壳纳米颗粒设计
    •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外壳:通过模板分子预吸附形成选择性结合腔,可定制识别维生素C、肌酐等目标分子
    • 镍六氰基铁酸盐(NiHCF)核心:提供稳定的电化学信号转导能力,在生物体液中保持长期稳定性(经5,000次循环伏安扫描后性能无衰减)
  2. 规模化生产
    • 采用优化纳米墨水配方(乙醇/水/NMP混合溶剂),实现高精度喷墨打印
    • 打印的1,078个传感器电流密度标准差仅±67.9 nA/mm,弯曲1,200次后性能稳定

应用突破

  • 长期COVID监测:通过汗液无创检测维生素C、色氨酸和肌酐,与血清浓度高度相关(Pearson系数0.81–0.87)
  • 癌症治疗药物监测:实时追踪环磷酰胺、白消安等药物浓度,与质谱检测结果相关系数达0.92–0.98
  • 植入式传感:小鼠模型中实现皮下多药同步监测,植入14天后仅引发轻微炎症反应

性能优势

  • 检测灵敏度:维生素C检测限低至0.1 μM(人工汗液中平均峰值电流611.9 ± 67.9 nA·mm)
  • 环境耐受性:90°C高温下性能损失仅24%,室温存储4个月后保持80%以上灵敏度
  • 多目标检测:通过不同纳米墨水组合,可同时监测氨基酸、代谢物、激素等20+种生物标志物

该技术已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兼具精准监测与大规模生产能力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癌症治疗剂量优化和慢性病管理领域展现出重大应用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