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发出高蛋白质含量的大米
据德国马普学会网站2024年10月9日报道,来自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和波茨坦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现已确定了控制水稻碳水化合物成分和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并利用经典育种和基因组编辑技术培育出低糖和高蛋白质含量的水稻品种。该水稻品种是两种水稻变种杂交的结果,而非转基因,因此也可以在欧盟种植和销售。
全球约有5.4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近8亿。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国家。其中许多人还缺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传统的大米品种主要含有易消化淀粉形式的碳水化合物,这些可占总碳水化合物含量的90%。易消化的淀粉具有较高的血糖指数,这意味着与葡萄糖相比,它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因此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此,新稻米品种应含有高比例的抗消化淀粉以降低血糖指数,并增加蛋白质含量以提高营养价值。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内塞·斯里尼瓦斯(Nese Sreenivasulu)领导的研究小组将水稻品种桑巴·玛苏丽(Samba Mahsuri)和IR36 ae杂交,并分析了所得品系的血糖指数和蛋白质含量。结合DNA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基因sbeIIb显著影响难以消化的直链淀粉的含量,从而影响血糖指数。
这种所谓的 HAHP 大米(高直链淀粉、高蛋白质)的蛋白质含量为16%。另一方面,传统的水稻品种仅含有2%到8%的蛋白质。它还含有许多人体不能产生的必需氨基酸,如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同时,由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其血糖指数较低。这意味着血液中的血糖水平上升得不那么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