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法高速打印生物压电薄膜或让植入式医疗设备告别电池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从智能手机到医疗器械,各类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普及,传统电子设备所依赖的供电方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比如,当医生将起搏器植入病人体内后,还需要定期通过手术更换电池,这无疑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试图开发出更安全、更环保的供电方式。生物压电材料的出现为这个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材料能够将人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过,如何大规模制造性能优异的生物压电材料,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难题。近日,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
压电材料是一类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神奇材料。当我们对它施加压力时,它就能产生电压;反过来,当我们给它施加电压时,它也会发生形变。这种特性使得压电材料在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压电材料如陶瓷等往往存在着生物相容性差、无法降解等问题,这让它们难以应用在植入式医疗设备中。
近日,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热电气溶胶(TEA)打印方法,能够一步制造出性能优异的生物压电薄膜。这种薄膜由甘氨酸(一种氨基酸)和聚维酮(一种高分子材料)组成,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压电性能甚至超过了工业标准材料PZT约10倍!
这项新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
想象你在制作一幅马赛克画。传统方法就像是在桌面上慢慢摆放色块,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而TEA打印技术就像是让这些色块变成了带电的微小水珠,通过静电力的作用,这些水珠会自动排列并精确落在正确的位置。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包括:
- 雾化:将含有甘氨酸和聚维酮的溶液通过电场雾化成带电的微小液滴
- 结晶:液滴在飞行过程中快速蒸发,形成纳米级的晶体
- 定向:通过电场控制,让这些晶体按照特定方向排列
- 成膜:晶体最终在基底上形成均匀的薄膜
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
- 制造速度快:比传统方法快100倍以上
- 性能优异:压电系数是传统PZT的10倍
- 柔性好:比纯甘氨酸晶体柔韧性提高近100倍
- 耐高温:可在185℃高温下保持稳定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物压电薄膜可以用来制作超声能量收集器,为植入式医疗设备提供无线供电。当外部发射超声波时,薄膜就能将声波能量转换为电能。这就像是给设备装上了一个永不需要更换的”生物电池”。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可降解植入式医疗器械的供电系统
- 生物传感器
- 智能药物递送系统
- 组织工程支架
这项研究不仅在材料科学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更为未来生物医疗器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展示了如何将自然界中普通的生物分子转化为高性能功能材料,为发展更安全、更智能的医疗技术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