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子设备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可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各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也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及其正常运行。因此,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尤其是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

随着现代电子通讯设备的持续发展以及电子器件的不断集成化和小型化,电磁屏蔽材料在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伤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商业化的金属屏蔽材料易被腐蚀、密度较大;已报道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又受到电导率低、不耐极端环境条件等限制,难以满足航天航空领域中电子器件对于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因此,研发兼具轻量化、耐高低温、耐热冲击且低成本的电磁屏蔽材料对航天航空用电子器件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孙蓉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开发出高性能柔性液态金属复合屏蔽材料。

高频高速5G通信技术和高集成度、轻薄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突显出电磁干扰的严重性。电磁干扰会造成信号拦截、数据丢失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电子电气设备的性能及其正常运行。发展新型电磁屏蔽材料是解决电磁污染的关键技术,特别是超薄、轻质且具有优异力学强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

8月24日,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Hexcel赫氏公司对外宣布,推出公司最新的HexAM®材料技术——HexPEKK®EM,它是一种具有导电性和高性能的碳纤维增强PEKK热塑性复合材料,并且基于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具有行业领先的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课题组通过控制冷冻方式和不同填料比调控其微结构成功制备出一种轻质、简单易得、可塑性强的高导电、高屏蔽效能、优异力学性能和突出热稳定性的纤维素纳米纤维/Ti3C2Tx MXene气凝胶/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Research上。

5G向具有更大带宽、更高传输速度的毫米波技术发展的趋势,对现有透明电磁防护材料体系在防护带宽、工作波段、可见光透过率和电磁屏蔽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宁波材料所开发出新型超宽带透明电磁防护材料

电动机和电子设备会产生电磁场,为了不影响邻近的电子元件或信号的传输,有时必须屏蔽电磁场。高频电磁场只能用四面封闭的导电外壳屏蔽。通常情况下,薄金属片或金属化箔片用于电磁屏蔽材料。然而,对于许多应用来说,这样的屏蔽层太重或对特定形状的适应性太差。理想的解决方案将是找到具有极高屏蔽效率的轻便,柔性和耐用的材料。目前,由Zhihui Zeng和Gustav Nyström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