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I的20年关键技术研究:长期研究投资的回报
这篇报告主要分析了ASPI的20年关键技术研究追踪数据,探讨了长期研究投资带来的回报。报告涵盖了64项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分析了全球和各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的表现及其变化趋势。
- ASPI的关键技术追踪项目:
- 项目背景与目的:ASPI的20年关键技术研究追踪项目旨在通过分析高影响力研究(即引用率最高的前10%的研究论文)来揭示哪些国家和机构在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领先。
- 数据覆盖范围:该项目覆盖了64项关键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国防、能源、生物技术、通信等。
- 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过去21年(2003-2023年)的高影响力研究数据,生成关于各国和研究机构研究表现的洞察。
- 全球和各国研究发现:
- 中国的研究领导地位:中国在过去20年中显著增强了其在全球研究中的领导地位,特别是在量子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引力传感器、空间发射和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领域。
- 美国的研究衰退:尽管美国在某些领域(如量子计算和疫苗及医疗对策)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其在整体研究中的优势已大幅下降,仅在前七项技术中领先。
- 印度和英国的表现:印度在45项技术中排名进入前五,英国则从去年的44项下降到36项。
- 欧盟的技术竞争力: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两项技术(重力传感器和小卫星)中领先,并在30项技术中排名第二。
- 技术垄断风险分析:
- 高风险技术的增加:新分类为高风险的技术数量从去年的14项增加到24项,中国在其中每一项都处于领先地位。
- 中国在高风险技术中的垄断地位:中国在雷达、先进飞机发动机、无人机、集群和协作机器人以及卫星定位和导航等高风险技术中占据垄断地位。
- 主要研究机构表现:
- 美国科技公司的领导地位:谷歌、IBM、微软和Meta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计算技术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 中国科学院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科学院在31项技术中领先,特别是在能源和环境技术、先进材料和量子、防御及人工智能技术方面。
- 政府机构和国家实验室的贡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空间发射系统和原子钟等领域表现突出。
- 历史研究与未来展望:
- 历史研究的重要性:长期研究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不同国家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轨迹和动力。
- 未来趋势预测:基于当前趋势,对中国和美国到2030年的研究表现进行了预测,指出中国可能会在某些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美国则可能在其他领域迎头赶上。
- 关键技术的深入分析:
- 先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分析了该领域的全球竞争,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竞争。
- 自然语言处理:探讨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和国家的表现。
- 量子计算:分析了该领域的全球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机构的贡献。
- 其他关键技术领域:包括高性能加工、先进飞机发动机、无人机、集群和协作机器人、电动电池、光伏技术、基因工程、先进射频通信等。
报告通过对ASPI关键技术研究追踪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全球各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表现及其变化趋势,强调了长期研究投资的重要性,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原文下载:
为创新充能 3元 查看完整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