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在大流行病中的救援:改造植物实验室用于人类测试
刚刚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一篇文章表明:将世界各地许多农业技术实验室的研究设备和专业知识组织起来可能有助于抗击大流行病。
文章称,用于农作物和动物育种、种子测试以及动植物疾病监测的先进农业技术实验室和设备可以很容易地在人类大流行或流行病中进行诊断测试和追踪。
“如果说当前这场大流行向我们展示了什么,那就是我们需要大规模地动员努力,加大诊断力度,”主要作者、萨斯喀彻温大学(USask)全球粮食安全研究所(GIFS)首席执行官Steven Webb说。
作者敦促国家或国际社会努力协调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的快速重新部署,以备大流行病。这种方法将缓解卫生部门有限的检测工具的压力,并加快应对能力,采取治疗措施遏制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Agtech公司拥有基础设施和能力,可以通过其多功能设备支持这一需求,这些设备可用于非常大规模和自动化的应用,包括基因测试和测序、病毒检测、蛋白质分析和基因表达,”Webb说。
例如,植物新品种的自动化分析可以快速切换到对人体病毒RNA或蛋白质的自动检测,以及中和抗体的检测。选择最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育种,可以由病人对传染病的诊断确认所取代。
“举个例子,GIFS的Omics和精准农业实验室(OPAL)将植物基因和性状的数字数据分析与最新的精准农业技术相结合,每天可以提供3000个植物样本的完整资料和数据分析。”Webb说。

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将指导OPAL在大流行期间从植物样本检测和分析转向人类样本诊断。
GIFS已经借出了设备,以实现COVID-19血液样本的扩大检测。
文章指出,大流行病也会影响到动物和植物,对人类的食品安全、经济、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19世纪爱尔兰由马铃薯枯萎病引起的大饥荒导致100万人死亡,枯萎病在欧洲的蔓延又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
文章强调,需要能够将现有的农业技术基础设施从 “和平时期 “的应用调整为诊断测试的紧急用途。这需要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制定应急协议。
“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使大流行诊断样品的这种高容量测试的过程和结果标准化。”Webb说。
同时,有必要对农业技术进行投资,这些技术在大流行期间很容易适应医疗用途。
“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以对抗下一次的流行病。在各方面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将确保世界为应对大流行病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做好更多准备。”韦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