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德国科学基金会开展13个新专项研究资助 

11月25日消息,为继续加强大学内的尖端研究,德国科学基金DFG新设立13个专项研究项目。从2023年1月1日起,这些包括微生物网络、稀土元素在内的特殊研究将初步获得为期四年,总额1.66亿欧元的资助,项目经费中可以包含22%的间接成本。13个项目中有5个是由跨区域合作研究中心(SFB-TRR)中的多个项目申请高校共同承担。除此次资助周期外,DFG拨款委员会还决定未来延长这13个专项资助周期的可能,最长可达12年。13个专项的内容如下:

1、纯数学领域的“几何和表示论中的整数结构”(SFB-TRR,比勒费尔德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

2、“应用于氧化物电陶瓷的费米能级工程-FLAIR”。通过费米能级工程生产和赋能新型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氧化陶瓷(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3、“微生物网络-从细胞器到广泛的生命群落”,更好的了解细胞器的进化、微生物网络和核心代谢路径的空间结构和动态,未来有针对性的控制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寻找健康、营养和生态领域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杜塞尔多夫大学);

4、“大脑力学研究EBM”,深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过程(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

5、“免疫细胞拓扑的围产期发育”,深入了解婴儿子宫内以及出生于母体分离对免疫系统的影响(SFB-TRR,弗莱堡大学和慕尼黑大学);

6、“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和网络”(哥廷根大学);

7、“4f for Future”研究稀土的分子级和纳米级化合物化学及其物理特性(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8、“高分子概念了解细胞功能”,分析了DNA、RNA或蛋白质等大分子的聚合物特性及其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细胞中的过程及其功能特性(美因茨大学);

9、“不同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的异质性和功能特化”(美因茨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

10、“多粒子量子系统数学及其集体现象”(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和图宾根大学);

11、“遗传多样性”,研究微生物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知识,通过自然机制长期改善植物健康和提高植物生产力(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和图宾根大学);

12、“通过细胞膜编码的功能可塑性”,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病理研究的核心课题(奥斯纳布吕克大学);

13、“传染病决策过程DECIDE”开发替代抗菌剂的新治疗方法,专注引发宿主反应的病原体(维尔茨堡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