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港大医学院发现全新DNA修复网络以作为癌症药物新靶标

港大医学院发现全新DNA修复网络以作为癌症药物新标靶

人体内有众多不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修复网络,负责抵御每个细胞每天遭受多达七万项的DNA损伤事件。虽然,当中不少的DNA修复蛋白,已被开发为癌症生物标记和药物靶标。然而,其中最为重要、专门负责保护DNA当中基因编码区的机制,至今仍有待发掘。基因编码区虽然仅占整体DNA的百分之五,但却记录了人体各个细胞所需的蛋白质制造蓝本,对细胞运作尤其重要。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最近解构了一组全新的DNA修复网络,为癌症治疗和管理开拓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现已刊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按此浏览期刊文章)。

研究背景
DNA是遗传讯息的载体。当人体细胞暴露于不同物质都可能构成DNA损伤,包括阳光和烟草烟雾。DNA亦称为遗传物质,由四种碱基组成,独特的组合和序列让这些碱基成为人体内以兆计细胞的独有蓝图-遗传编码。任何可引致遗传编码变异的事件,均有机会对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体基因改变可以随时间累积,最终可能引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估计,随着人口老化,至2030年,癌症新症将增加百分之四十。癌症作为香港的头号杀手,反映现时对癌症风险评估缺乏足够认知,以及现有癌症治疗的成效有限。因此,研发可发现癌症早期病变的检测方法,以及个人化治疗方案成为近年癌症研究的大趋势。

研究发现
这项研究的其中一项重点发现为DYRK1B及其网络,这些乃是哺乳类动物DNA损伤反应的新分支。DNA损伤反应是人体细胞用以保护DNA完整性的一系列策略。DYRK1B是一种蛋白激酶,其表达的增加与癌症病变以及化疗抗药性有关。此外,DYRK1B基因突变被视为是代谢综合症的元凶,这显示DNA修复缺陷可能会导致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研究也指出DNA修复在人类健康和长寿中发挥多种作用。

领导今次研究的港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创新及科技)及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禤承恩教授表示:「我们鉴定DYRK1B为一种新型的DNA修复因子,这不仅解释了DYRK1B的错误表达将如何助长癌症发展,我们的发现亦将引导DYRK1B抑制剂的研发和使用,以作为与基因组不稳定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案。」禤教授又指出:「有鉴于DNA修复与肿瘤抑制之间的关系,这些崭新的DNA修复机制,不仅能作为生物标靶以辅助癌症风险评估,亦可作为药物靶点,为个人化医学时代提供崭新的治疗选项。」

关于研究团队
这项研究由港大医学院助理院长(创新及科技)及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禤承恩教授及博士生董超先生领导研究,并由博士生陈欣瑜小姐和黎俊诗小姐协助。国际重点协作者包括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学系助理教授梁伟聪博士。其他参与研究的香港大学科学家包括港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助理教授游承翰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员施明慧博士。

这项研究由香港研究资助局部分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