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因组重新编码研发出临床前减活新冠病毒候选疫苗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的国际病毒学专家联同合作团队以改良的活病毒平台为基础,研发出高效、以基因重编技术(gene recoding)设计的新冠病毒(SARS-CoV-2)候选疫苗。该候选疫苗能以滴鼻或喷雾的形式接种,易于制造,而且或可预防Covid-19不同变异病毒株的威胁。
Nikolaus Osterrieder教授是香港城大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院长、传染病及公共衞生学系的病毒学及健康一体化讲座教授。他加入香港城大前,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任职,与当地研究团队联同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于18个月前开展上述研究。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科学期刊《Cell Reports》上,题为〈Development of safe and highly protective live-attenuated SARS-CoV-2 vaccine candidates by genome recoding〉。

疫苗:全球公共卫生的基石
Osterrieder教授早前于香港城大"校长讲座系列:学术荟萃"的网上讲座,介绍了这次研究所得的成果。他说:"疫苗是全球公共卫生的基石,至今已控制甚至消灭了多种导致人类与动物死亡的疾病。"
Osterrieder教授指出,鉴于全球将要与SARS-CoV-2病毒,以及病毒的多种已知及未知的变种共存,疫苗的开发及使用必须继续。
而研究团队研发出的改良活病毒平台,在实验环境裡,对现时已知的SARS-CoV-2病毒变异株有效,而且非常安全,也易于制造及储存。
经改良的活病毒疫苗的优势
经改良的活病毒由在活体内繁殖的减毒微生物组成,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作出反应,这跟人类自然感染病毒的情况非常相似,只是免除了可能出现的症状。
与灭活病毒(inactivated viruses)疫苗或载体疫苗(vectored-based vaccines)、以及信使核糖核酸疫苗(mRNA vaccines)相比,经改良的活病毒疫苗更具优势,包括引发更广泛及持久的免疫反应、易于生产,而且经改良的活病毒疫苗能在室温下贮存,意味着可以无需使用冷冻链来贮存和运输疫苗;要在发展中国家安排冷冻链,往往极不容易,大大局限了疫苗在这些地区的使用。
研究团队开发经改良的活病毒疫苗时,运用了"密码子对去优化技术"(codon pair deoptimisation,简称CPD,又称为"合成减活病毒工程" 即synthetic attenuation virus engineering),做法是将SARS-CoV-2的致病遗传信息重新编码,是一种减低病毒不良影响的有效策略。
研制改良活病毒的新方法
所谓密码子(codon),就是以三个核苷酸(nucleotides)为一组的序列,载有遗传信息并会转译为特定的氨基酸。Osterrieder教授和研究团队在不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情况下,以经"密码子对去优化程序"的人工合成序列,取代了病毒原本的编码序列。那些人工合成的序列带有较差的密码子对(codon pairs),令到被重新编码的病毒毒性减弱。
被重新编码的病毒在生产蛋白质的效率上大不如前,而且在繁殖方面有缺陷,因此病毒的宿主可以通过具适应力的先天免疫反应控制病毒感染。
证实能为仓鼠提供保护
研究团队将他们的减活新冠病毒疫苗用于仓鼠,以进行临床前实验。结果显示,只需接种一次经鼻腔滴入的疫苗,已足以引发强大的免疫反应,保护仓鼠免受SARS-CoV-2感染,而且没有出现体重减轻或组织损伤的迹象。
Osterrieder教授说:"该技术似乎还可预防已知的新冠病毒变种。"团队进行实验,让接种了减活病毒疫苗21日后的仓鼠,经鼻腔感染到变种新冠病毒。结果显示,疫苗保护了仓鼠,它们并没有因为感染变种病毒而出现组织损伤。
团队的研究成果有助研发用于人类、通过滴鼻或以喷雾形式接种的Covid-19疫苗。Osterrieder教授强调,疫苗的持续开发和推广使用势在必行,并说:"疫苗已拯救了无数生命,如果没有它们的保护,在现今高度互联的世界里,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研究进展 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这次研究获得德国科学基金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柏林自由大学、柏林大学联盟、以及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