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报告为中国零碳钢铁行业指明了道路
RMI(落基山研究所)的一份新报告认为,到2050年,通过减少需求、钢铁回收和转向绿色路线,中国钢铁行业实现脱碳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中国生产和消费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钢铁,约占该国碳排放量的17%。这使得钢铁行业成为仅次于发电的第二大碳排放行业。中国钢铁行业的脱碳将是对国家双碳目标和世界减碳目标的重大贡献。

这份《在中国追求零碳钢: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支柱》报告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预计在零碳情景下,中国钢铁需求将加速见顶、快速下降,产品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生产工艺将发生较大变化。该报告为该行业的脱碳规划了三个步骤:
- 需求减少:零碳情景下,中国钢铁产量将在2024年见顶,2050年下降至每年6.21亿吨,比2020年水平下降4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碳减排目标进一步加速钢铁行业见顶回落,成为新的制约因素。
- 钢铁循环利用:我国再生钢生产将从配角转变为支柱,到2050年占钢铁总产量的比重将高达60%。再生钢从配角转变是由我国钢铁库存和废钢资源安全驱动的,以及随着废钢回收市场逐渐成熟,未来通过扶持政策可能带来的有利成本。
- 转向低碳替代品:氢直接还原铁、煤或氢冶炼还原、碳捕集和封存都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绿色炼钢路线。到 2050 年,这些方法将总共生产 2.5 亿吨,导致化石燃料钢铁产量大幅下降,从 90% 降至 20%。
RMI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钢铁工业零碳转型论坛上发布了这份报告。
您需要先支付 3元 才能查看此处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