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世界,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钢铁和铝这两个重要的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挑战。其中,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赤泥,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挑战。据统计,每年产生的赤泥约达1.8亿吨,而全球积累的赤泥总量已达到40亿吨。如何处理这些赤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工业排放总量的25%,是全球工业部门中碳排放最高的行业。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全球钢铁需求激增,推动全球范围内新建大量钢铁生产设施,对全球钢铁行业减排带来巨大挑战。目前钢铁行业排放主要来自于长流程炼钢工艺,其工序繁复,涉及多个排放环节,减排技术尚不成熟。因此,钢铁行业是公认的最难减排部门之一,其排放特征及减排路径是碳中和研究领域高度关注的前沿问题。

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为现有高炉设计了一种新的改造方案,可以将炼钢行业的 CO 2排放量减少近 90%。这种减少是通过闭环碳回收系统实现的,该系统可以替代当前鼓风炉-碱性氧气炉系统中通常使用的 90% 的焦炭,并产生氧气作为副产品。

北美钢铁和钢铁产品制造商 Nucor Corporation 对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初创公司Electra进行了股权投资,该公司正在开启钢铁零碳化进程,开发一种“零碳钢铁”技术。Electra 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电化学和湿法冶金工艺将低品位铁矿石提炼成高纯度铁。

日立能源与H2 Green Steel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以利用电气化、数字化和氢能支持钢铁行业的脱碳。

RMI报告为中国零碳钢铁行业指明了道路,RMI(落基山研究所)的一份新报告认为,到2050年,通过减少需求、钢铁回收和转向绿色路线,中国钢铁行业实现脱碳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