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展示耐铜菌如何将硫酸铜离子转化为零价Cu(金属铜)
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同事一起,展示了来自巴西铜矿的耐铜细菌如何将CuSO 4(硫酸铜)离子转化为零价Cu(金属铜)。一篇关于他们研究的开放性论文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铜的开采往往会导致有毒物质的暴露,并对大量铜开采商业活动带来挑战。根据铜业发展协会估计,全球铜储量约为10亿吨,每年大约开采1250万公吨。总计约有65年的剩余储量。
部分供应挑战来自于地壳中高浓度的有限可用铜,但另一个挑战是在铜冶炼和生产过程中暴露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以将金属浓缩成有用的量。

与铁蛋白蛋白质外壳外部成核位点结合的Cu 2+离子上,从而生成Cu 0。
罗伯斯专注于电子显微镜,检查了罗德里格斯在巴西铜矿中发现的样品,并确定了铜的单原子性质。Rodrigues和Ellen Aquino Perpetuo(圣保罗大学教授)的研究小组进一步确定了将硫酸铜转化为元素铜的细菌过程,这是罕见的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的方法(即化学气相沉积,溅射和飞秒激光烧蚀)相比,这种新的转化工艺作为生产单原子金属铜的替代方法更安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