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J-POWER开发成本更低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在全球「去碳化」趋势,开发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以解决工业二氧化碳减排,也是新商机。日本J-POWER将着手开发把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于地下的新技术。以特殊的状态将二氧化碳储存于比以往技术更浅的地层中,由此降低火力发电站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储存费用。

回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于海底等的新一代技术称为「CCS」(二氧化碳的捕获封存技术)。采用CCS技术不仅能在使用相对便宜的火力发电站的情况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有助于确保稳定的电力来源。
J-POWER新开发的技术是将液体状态的二氧化碳注入从海底向下挖掘500米左右的地层中,使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形成名为「水合物(Hydrate)」的固体。可在凝固的水合物下面注入更多液体二氧化碳,以水合物构成「盖子」的形式储存二氧化碳。
目前的主流CCS技术是将液体等形态的二氧化碳封闭在特定地层中。采用目前的技术,需要在海底向下挖掘1公里左右。CCS的成本一般为每吨二氧化碳约7000~10000日元,储存作业本身需要花费1000~2500日元左右。要实现普及,必须将总体成本降低到目前的1/2至1/3左右。J-POWER认为,该公司的新技术能够降低挖掘成本,能以低于目前主流技术的成本储存二氧化碳。要实现日本政府提出的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必须要具备此类技术。
从褐煤生产氢气
J-POWER正在参与日澳氢供应链建设示范项目,计划从褐煤生产氢气,褐煤在澳大利亚非常丰富,并将其运输到日本。利用J-POWER持续研发的氧气气化技术,目标是通过褐煤的气化来提供廉价而稳定的氢气(NEDO资助项目)。
J-POWER旨在结合CCS技术将“不含CO2的氢”供应链商业化。从资源匮乏的日本的能源安全和全球变暖对策的角度来看,不含CO2的氢能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美能源部向27个开发推进碳捕集技术项目授予7200万美元
- RMIT开发新型经济高效的碳捕获制氢反应器
- 微生物包被的种子赋予植物超强碳捕获能力
- 国际能源巨头将联合建设全球首个碳捕获项目
- 橡树岭实验室开发新型材料可用于二氧化碳捕获
- IPCC特别报告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
-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报告(2019)
- 名古屋大学开发出最高节能性能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 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可让二氧化碳变成矿物
- 废物制氢生产商Ways2H宣布获得新一轮的战略投资
- MIT开发新系统可从空气连续清除二氧化碳
- Longship:挪威工业界有史以来最大气候项目
- 研究称本世纪中叶实现零排放需每年投资1-2万亿美元
- 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发3D打印设备捕获二氧化碳
- 日本科学家设计新一代闸门式吸附塔系统可高效捕捉分离二氧化碳
- 美国能源部投入1700万美元资助碳循环再利用技术研究
- 欧盟投资10亿欧元支持开发突破性能源技术
- 德科学家探索从环境空气中提炼合成碳氢燃料的方法
- 韩国能源研究所开发了一种环保减排技术可实现无烟发电
- MOOMBA碳捕集与储存项目(CCS)注入试验获得成功
- 碳捕集技术如何帮助缓解气候变化
- 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碳球生产方法具有更高效的碳捕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