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能源部(DOE)近期发布《用于支持负排放技术的核能评估》报告,其中包括对核能直接空气捕集(DAC)系统的技术经济研究。根据这份报告,与非核能DAC系统的成本相比,使用核能可将以固体、吸附剂为基础的DAC系统(S-DAC)和以液体、溶剂为基础的DAC系统(L-DAC)的成本分别降低约13%和约7%。
日本三菱重工正在开发针对小型碳排放源的模块化碳捕集系统。该系统使用了三菱公司的KM CDR工艺(一种二氧化碳回收工艺),通过“KS-1”胺基溶液捕集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达95%,模块化体现在系统可安装碳捕集能力为0.3吨至200吨的不同模块。

英国最大的碳捕集工厂的运营商塔塔化学欧洲公司 (TCE) 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英国最大的碳捕集工厂现已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柴郡投入运营,投资 2000 万英镑(2450 万美元)在英国建造了第一个工业规模的碳捕集设施。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NCSU)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聚合物膜技术,可以更有效地从混合气体(如电厂排放物)中去除二氧化碳。

AirMyne正在建造一个工业规模的工艺/工厂,以从空气中捕获和去除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附近的封存设施并注入地下——与其他领先解决方案相比,这一过程需要更少的能源和资本设备。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预计未来15年可实现增油296.5万吨。

韩国SK Innovation目标将位于韩国蔚山(Ulsan)的生产基地打造成全球石化工厂净零排放的典范,希望通过碳捕捉和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少全球碳排放可以大大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科学警示:我们或将突破1.5℃目标,亟需各国正视气候危机,The Verge的一份报告解释说,为了在可怕的科学预测中扭转局面,美国能源部 (DOE) 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新计划,以加快碳捕获技术的发展。

防止全球变暖达到危险水平将需要采取巨大的措施来减少涌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量,但许多人认为清除和安全储存已经存在的二氧化碳是解决方案的另一个关键部分。美国能源部(DOE)的一项新倡议将这些技术作为其应对气候变化计划的一个关键支柱,其概述了大幅降低成本和促进创新的雄心以便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大规模储存。

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工程师发现了一种使用液态金属捕获和转化二氧化碳(CO2)的廉价新方法。该转化过程可以在室温下完成,并使用液态镓将CO2转化为氧气和高价值的固体碳产品,之后可用于电池、建筑或飞机制造。

上个月,Climeworks开始运营 Orca,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对气候有利的直接空气捕获 (DAC) 和存储工厂。Orca 工厂位于冰岛 Hellisheiði,其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为 4,000 吨/年,将使用 Carbfix Iceland ohf 开发的自然矿化工艺永久储存。

Paul Scherrer Institute PSI 和 ETH Zurich 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新研究,调查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 (CO 2 ) 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研究结果令人印象深刻,一些估计表明可以捕获高达 97% 的温室气体排放。

Strategic Biofuels 公司宣布其碳捕获和封存 (CCS) 测试井计划在该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考德威尔教区的路易斯安那州绿色燃料项目 (LGF) 中成功完成。LGF 是第一个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可再生柴油燃料项目。

CCS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减排技术。《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现状2020》记录了过去12个月以来CCS所取得重要成绩,全球所处的现状以及CCS所面临的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碳捕获技术在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等知名人士通过投资新的解决方案来展示他们对这项技术的信心。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Living Carbon正在对树木进行基因工程,以捕获和储存更多的碳,以通过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Linde Engineering Americas 已被美国能源部的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 (NETL) 选中,在斯普林菲尔德的 City Water, Light & Power (CWLP) 发电厂安装和测试每天 200 吨二氧化碳捕集试验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