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教研部前瞻研究报告揭示未来发展前景
德教研部前瞻研究报告揭示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显示,近70%的德国公民将社会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摆在未来德国社会更加优先的位置。这是最近由德国联邦教研部在“战略远见”框架下委托开展的一项“价值研究”的课题成果,研究数据是从此次新冠疫情开始后收集 。
联邦教研部长卡利切克就该项研究表示,社会团结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此次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于凝聚的愿望,而对于价值观的理解是未来社会凝聚和稳定的基础。人们高度重视科学与研究,认为科研能够更加积极的塑造社会,卡利切克将调研结果视为一种激励:必须将教育和研究(导向)更多的转移到政治焦点上,在今后将更多(资源)投入于未来课题。
获取更多前沿科技信息访问:https://byteclicks.com
该研究结果不是对研究场景的预测或最终结果,而是立足战略远见,对可能的未来和发展路径的展示,并引发对未来的讨论。报告主体对未来社会及其价值观的六种场景进行了描述,分别为:
“欧洲之路”:涉及欧洲一体化,在2030年代参与全球竞争中的战略举措,如在战略领域建立欧洲的创新中心;
“竞赛模式:涉及德国在2030年代通过高度数字化加快转型过程,制定发展框架和规则等;
“同盟的回归”:涉及德国在2030年代面临社会冲击和地缘政治严重挑战,多边机构重要性下降,国家间合作基于相同世界观和地缘关系存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德国在安全合作方面与可靠的欧洲伙伴更加紧密。
“节奏差异”:涉及德国社会分化现象的日趋明显,改革拖延、困难的政治局面等,而2020年代政治上的双曲贴现[1]是主要原因。
“奖励体系”:涉及2030年代,在德国开始出现的数字化、参与性的积分体系,以此作为对行为改变的激励。
“生态区域化”:2030年代,德国不仅在社会参与度、经济平等的方向发展,社会繁荣得到重新定义,主要包括非经济的繁荣如生活质量、可持续性、时间充裕、社会凝聚力等。
双曲贴现是行为经济学术语,指的是人们在评估未来的收益时,倾向于在近期使用更低的折现率,在远期使用更高的折现率。简单来说,宁要相对较少的眼前收入,也不愿等待数额更多的日后报酬。或者说,做决策时,大部分人愿意选择短期收益,而不愿选择长期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