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纳米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改变未来工业和科学领域的关键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纳米级印刷技术因其高昂的成本和缓慢的速度,使得许多有潜力的纳米技术应用难以大规模推广。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带来了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他们开发了一种新打印方法,这一技术比现有技术更快、更便宜。这项研究展示了其在纳米尺度打印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3D打印技术对于具有不同特性的金属部件的研发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预计将会看到更多高性能金属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量产,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在抗疲劳3D打印铝合金方向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发表题为“Achieving Ultrahigh Fatigue-Resistant AlSi10Mg Alloys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论文,该工作与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团队合作完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3D打印工艺,制造出了迄今最具弹性的新合金,其抗压能力是目前合金的600多倍。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3D打印合金中发现了一种称为“负载改组”的机制,可以为车辆设计性能更好的轻质材料。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材料学报》杂志上。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种新热处理方法改变了3D打印金属的微观结构,使材料在极端热环境中更坚固、更有弹性。该技术可以使 3D打印用于发电的燃气轮机和喷气发动机的高性能叶片成为可能,这将实现具有改进的燃料消耗和能源效率的新设计。该研究发表在增材制造中。

澳大利亚工程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比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和生物医学行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虽然3D打印的铝制零件在航空工业中越来越常见,但这些零件的任何弱点都可能导致它们灾难性地失败。一种新的添加剂可以帮助,通过使铝的硬度提高1.5倍。这种添加剂由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开发,由微小的碳纳米纤维组成。这些碳纤维是天然气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通常最终会被处理掉,有可能成为一种污染。

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3D打印金属物的新技术–它涉及以超音速喷射钛颗粒。由此产生的金属具有很强的多孔性,这对植入物和替换关节等生物医学方面特别有用。

MarketsandMarkets 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3D打印金属市场的估值约为 7.74 亿美元。这家研究公司预计,未来,金属增材制造市场将以 32.5% 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并在 2024 年达到 31 亿美元以上。该报告指出,在这种增长背后,主要原因是航空航天、国防和汽车终端行业对3D打印金属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3D打印技术在降低制造成本和缩短交货时间等方面所体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