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一项关于新型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成果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显示技术未来的想象。中国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发光二极管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不仅让这种新型LED的外量子效率一举超过30%,还为其实现产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这一成就,不仅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更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显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科研人员成功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提高了一倍,使这种LED的生产比许多现代屏幕中使用的常见有机光源更容易、更便宜。相关研究发表在最近的《先进科学》上。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林松教授课题组与剑桥大学Neil C. Greenham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开发新型多功能分子稳定剂实现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近红外钙钛矿LED,解决了该领域重要难题。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肖正国教授研究组在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利用空间限制法生长出高质量、大面积、超薄的钙钛矿单晶,并首次制备出亮度超过86,000 cd/m2,寿命高达12500 h的钙钛矿单晶LED,向钙钛矿LED应用于人类照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新型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效稳定和超长寿命的特点。据研究人员介绍,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由于其晶体结构的离子性质限制,是不稳定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的肖正国教授研究组在制备大面积天蓝光钙钛矿LED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刮涂过饱和的钙钛矿溶液来调控成核生长过程,成功制备出了大面积、高效率的天蓝光钙钛矿LED,向钙钛矿LED照明的商业应用迈进了重要一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肖正国研究组,在大面积制备钙钛矿LED领域取得进展。该研究团队使用基于气刀辅助的刮涂法制备出大面积、高效率的钙钛矿LED,向钙钛矿LED照明的商业应用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