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研究人员发表量子系统可控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评估
英格兰达勒姆复杂量子系统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EPJ量子技术》(EPJ Quantum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量子系统可控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评估,并为未来技术制定了潜在的路线图。
英格兰达勒姆复杂量子系统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EPJ量子技术》(EPJ Quantum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量子系统可控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评估,并为未来技术制定了潜在的路线图。
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将量子技术和光子学这两种未来技术归纳为“量子系统”这一概念,并于2022年6月推出了“量子系统——发展尖端技术,塑造未来”研究计划。这是BMBF首次将这两个未来主题捆绑在一起。该计划构成了未来十年BMBF在量子领域进行研究资助的战略框架。
德国出台《量子系统2030议程》(Agenda Quantensysteme 2030),涵盖德国在量子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如何加强和进一步发展德国及欧洲面向未来的重要量子技术和光子学领域,量子系统议程委员会为德国教研部提供有关量子技术和光子学领域的资助计划和措施设计的建议。
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使量子系统保持运转(相干)的时间比以前延长了1万倍。尽管他们只在固态量子比特系统上测试了这一技术,但该技术应适用于其他多种量子系统,有望彻底改变量子通信、计算和传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