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研究人员在基于里德伯原子的量子模拟领域取得突破
据idw网站5月7日报道,斯图加特大学第五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克服一个根本限制——里德伯原子的有限寿命,在基于里德伯原子的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循环里德伯态显示出克服这一限制的巨大潜力。
据idw网站5月7日报道,斯图加特大学第五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克服一个根本限制——里德伯原子的有限寿命,在基于里德伯原子的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循环里德伯态显示出克服这一限制的巨大潜力。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使用一种称为“纠缠锻造(entanglement forging)”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模拟水分子的基态能量,IBM研究人员称他们可以将运行模拟所需的量子计算资源减半。
中国科大在量子模拟领域获重大突破——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团队基于超冷锂—镝原子量子模拟平台,首次测得第二声的衰减率(声扩散系数),并以此准确测定了体系的热导率与粘滞系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特伦托(Trento)大学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专用的量子计算机—71个格点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拟器,对量子电动力学方程施温格模型(Schwinger Model)进行了成功模拟,通过操控束缚在其中的超冷原子,从实验上观测到了局域规范不变量,首次使用微观量子调控手段在量子多体系统中验证了描述电荷与电场关系的高斯定理,取得了利用规模化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方法求解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