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类新型集成光子器件 – “漏波超表面”可以将最初限制在光波导中的光转换为任意的自由空间光学图案。这些设备是首个同时控制所有四个光学自由度(振幅、相位、偏振椭圆度和偏振方向)的器件,创造了世界纪录。由于这些器件非常薄、透明且与光子集成电路(PICs)兼容,它们可以用于改进光学显示、激光雷达(LIDAR)、光学通信和量子光学。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非互易磁性超表面,可用于制造特殊用途的通信装置。与传统的超表面相比,非互易超表面可以对向前和向后传播的波的光学函数进行编码。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液晶显示器 (LCD) 主导了屏幕显示市场。LCD 的生产成本、使用寿命和能耗都表现良好。来自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NU) 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以预示“新一代”更薄、更高分辨率和更节能的屏幕和电子设备。下一代“超表面”可能会在10年内出现在您的平板屏幕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朱卫仁副教授课题组在密码学超表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超表面的一次一密和大容量信息存储”

全息电影,就像《星球大战:新希望》中R2D2为莱娅公主投射的电影一样,一直以来都是科幻小说里的技术想象,现在日本研究人员认为,通过使用 “超表面 “材料,可以以自然材料无法操纵的方式操纵光线,他们终于看到了创造真正全息电影的曙光。东京农业大学(TUAT)的一个团队的研究结果于8月3日发表在《光学快报》上。

太赫兹技术广泛应用于雷达、遥感、反恐安全、高速保密通信、环境监测及医学诊断等领域,太赫兹领域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有重大应用价值。在太赫兹的相关研究中,实现太赫兹波的动态调制对太赫兹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超表面作为一种操纵电磁波的人工结构,在调整太赫兹波的幅度、相位、频段等电磁特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