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电容器能够提供超高的功率密度和超长的循环寿命,在辅助性应急电源、大功率电源、新能源电动车启停电源、能量回收系统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超级电容器相对于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在商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市场占比较低。因此,为了推进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需要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超级电容器来拓展其应用领域。
超级电容器能够提供超高的功率密度和超长的循环寿命,在辅助性应急电源、大功率电源、新能源电动车启停电源、能量回收系统及智能电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超级电容器相对于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在商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市场占比较低。因此,为了推进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需要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超级电容器来拓展其应用领域。
传统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及其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问题日益严重,开发可持续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以及能源存储和转换系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具有高功率密度和超长循环寿命的能量存储器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欧洲最大的超级电容器制造商Skeleton Technologies与年收入超过500亿欧元的日本最大企业集团之一的丸红株式会社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以支持Skeleton新一代超级电容器SuperBattery在亚洲汽车领域的商业化扩展和客户获取。这种基于石墨烯超级电池技术可服务于快速增长的电动化汽车和氢气运输市场。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与里尔大学(法国里尔)的同事联合合成了一种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新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通过使用有机分子、次价碘的衍生物对rGO进行修饰的方法,可以获得储存电能1.7倍的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朱锡锋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废弃生物质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新方法,采用农林废弃物热解获得的重质生物油(HB)和厨余垃圾中的小龙虾壳,通过简单的合成即可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智能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走红,都在不断推动着电池技术的创新提升。日前,据外媒报道,爱沙尼亚超级电容器制造商Skeleton Technologies表示,其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4130万欧元(约合3.22亿元人民币)。自2009年成立以来,Skeleton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9300万欧元(约合7.26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融资将被用到“超级电池”的研发上。
法国 Nawa 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其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极设计,有望从根本上提升现有和未来电池的化学性能。此前,该公司已经在超级电容器市场被人们所熟知。但现在,相同的技术也被运用到了锂离子电池上。除了高达 3 倍的能量密度、10 倍的性能,它还具有更快的充电速度、高达 5 倍的电池寿命、以及相当不错的成本效益。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超级电容器有可能为电动汽车铺平道路,在几分钟内就能充电,克服了广泛采用的障碍之一,并且对司机和环境有益。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展示了一种具有出色储能潜力的植物型超级电容器,为实现这一目标迈出了一步。该研究发表在《储能》杂志上。
随着社会的流动性增加,充电式电池于汽车、电网、航空、机械人技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战略性行业中有广泛之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令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技术性能愈加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和达尔豪斯大学加入由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共同研发新一代便携式储能系统。
聚合物薄膜电介质电容器具有易加工、柔性好、高功率密度、快的放电速度等优点,成为电子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储能元件之一。但是现有的聚合物电介质材料通常能量密度过低,无法满足高功率系统、能源系统等对高储能密度的要求,且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存在难以同时提高的问题,开发新型高储能密度电介质材料成为迫切需求。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团队通过在简单的后处理步骤中将隔离缺陷引入到某种类型的市售薄膜中,证明了一种普通材料可以被加工成性能优异的储能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究员类伟巍团队合作,撰写了面向柔性电子应用的微型超级电容器驱动一体化的集成系统的综述文章。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清洁能源技术中心集成纳米系统实验室(INSys Lab)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一条改善超级电容性能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容量需求的途径。
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无人驾驶飞机和其他技术的爆炸式增长推动了对新型轻质材料的需求。近日,休斯顿大学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结构超级电容器电极,该电极由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和芳纶纳米纤维制成,比传统的碳基电极更坚固,用途更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中国大学合作进行一项新研究,一种基于氧化锰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可以将电池的存储能力与其他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和快速充电相结合。